时间:2024-03-13 18:53:39来源:界面新闻
新冠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项最新发布的研究给出了权威解析。
2024年3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张翠玲、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封婷和郑真真三位学者,在最近一期《人口与社会》上发表论文指出,疫情初期对健康风险的高度关注及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夫妇们选择推迟或取消生育计划,叠加原本已呈下滑趋势的出生人口基数,使得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数呈现出逐月递减的趋势。未来两年虽然可能有一定数量的补偿性生育,但仍将延续初婚和生育推迟的基本趋势。
这篇题为《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波动解析》文章使用国家卫健委出生人口监测数据指出,自2015年中国完整实施两孩政策以来,年度出生人口数量经历了显著波动。政策初期,出生人口从2015年的1654万攀升至2016年的1883万,然后逐年递减,至2019年降至1465万,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这一下降趋势进一步加剧。
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月度平均出生人口数呈现阶梯式下滑,分别跌至100万、88.5万和79.9万,与2015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至9月降幅高达20%至30%,尤其在当年11月和12月,出生人口锐减超过45%,凸显了疫情对生育活动的第一波冲击。
新冠疫情对中国出生人口季节性模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原本中国的新生儿出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为高峰期,特别是在10月至12月,而春季则相对较低。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这一常规模式遭打破,传统的高峰月份出生人数占比创下历史低点,而淡季月份的出生人数反而有所上升。
随着2021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民众对疫情的认知更为理性客观,出生季节性模式开始逐步恢复常态。但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以及疫苗接种效应,加上各地强化流动管控措施,社会经济活动受限,导致出生人口季节分布再次发生显著转变,年初的1月至5月出生人数占比达到近年来最低,而在7月至9月却达到了最高水平。
疫情三年以来,个人感受和一些来自其他方面的数据和研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2023年12月,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申新发表《新冠疫情下山东省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22年8月至10月在山东省承担婚前医学检查的医院开展问卷侦查,侦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疫情对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广泛性焦虑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生育意愿和疫情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共收集侦查问卷13278份。
研究结果显示,育龄女性本人收入因为疫情减少很多或停止、育龄女性丈夫收入因为疫情减少很多或停止、疫情影响婚姻登记时间和广泛性焦虑和生活不满意因素,与减少打算生育子女数量存在关联。
研究显示,疫情期间,山东省育龄女性的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量为1.77个,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量为1.57个。育龄女性打算生育数量在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收入阶层、家庭结构和有无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育龄女性计划生育时间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阶层、家庭结构有无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中,12.2%的育龄女性因为疫情减少打算生育子女数量,0.4%的育龄女性因为疫情增加打算生育子女数量。相较于因为疫情打算生育数量没有改变的女性,减少打算生育数量的女性中,其生育数量减少0.32个。在本研究中,7.9%的育龄女性因为疫情推迟计划生育时间,1.2%的育龄女性因为疫情提前计划生育时间。
关于出生人口波动的原因,张翠玲和封婷等人的研究着重强调疫情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孕早期和中期孕妇出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担忧,部分选择了人工流产;另一方面,2020年初专家建议治愈患者最好在感染后三个月到半年后再考虑生育,这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生育推迟。而在2021年以后,随着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融易新媒体消息,育龄女性普遍选择接种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备孕,这也延缓了整体生育进程。
分阶段来看,2020年初疫情对婚育产生的短期冲击力较大,之后的2021年则是由于疫苗接种和疫情散发的叠加效应影响生育行为。2022年,由于疫情持续时间和管控力度加大,加上民众对健康风险认知加深,以及经济不落实性增加,导致更多育龄夫妇重新评估并推迟生育计划,这种影响预计将持续至2023年底甚至更久。
针对婚内生育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虽然生育旺盛期女性的婚内生育年龄模式保持稳定,但在2020年和2021年间,22至30岁女性的婚内生育率逐年下降,显示了生育推迟的现象。然而,若疫情结束后生育推迟得以缓解,补偿性生育可能会带来生育率反弹和出生人口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