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22:48:01来源:界面新闻
中国金融监管领域迎来重大变革。
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受国务院委托,根据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向大会作说明。该方案尚待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具体内容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等十三个方面内容。
其中,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
多年来,债券市场在推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我国信用债市场存量规模约58.6万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比超过40%,主要包括短融、中票等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3.6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公司债10.3万亿元,以及企业债2.1万亿元。
专家分析,此次改革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也符合绝大部分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期盼。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公布。《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探索对公司信用类债券实行发行注册管理制。加强债券市场评级机构统一准入管理,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时隔两年,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公布,并提出“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近年来,人民银行、证监会、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陆续在债券执法、违约处置、信息披露、评级管理、绿色债券发行、统一对外开放等方面联合发布统一监管文件,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融易新媒体,建立统一债券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
比如,2021年8月,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信用债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按照分类趋同的原则,逐步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投资者适当性、风险管理、对外开放等各类制度和执行标准,全面推动我国信用债市场改革落实到细处。
中证鹏元评级等机构分析,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有利于提高证券定价有效性、风险揭示能力和债券流动性,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提高投资者保护,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发行交易成本,也将有利于降低债券发行人的债券融资成本,包括合规成本、管理成本等。
南开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证监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我国对于证券监管工作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证监会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有助于协调不同监管分工,统筹金融工作,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和证券监管的提质增效,也有助于解决谁来监管监管者的问题。”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虽然两者在级别上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在行政权力结构中,直属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只是在国务院的委托下行使一些行政职能,而直属机关则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可以在主管事项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和指示。另外两者在费用拨付上也有差别。可以说这次变动将加强证监会的行政执法能力,扩大证监会的职责行使范围,提升证监会的法定地位。”
“证监会新的职责划分和结构调整不仅能够精兵简政,更好地推动市场发展,而且可以提升监管效力,防范市场失灵时的系统性风险。”田利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