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6 14:05:01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杜萌
中证A500指数基金仍在不断扩容。去年四季度喧嚣的“发行大战”后,今年中证A500ETF领域仍不断有新玩家入局。
截止2月10日,目前跟踪中证A500的ETF有29只,场外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有41只,70只产品合计资产净值为3089.06亿元。
新产品的持续涌入,让竞争更加激烈。从规模来看,产品的分化情况逐渐加大。截止2月10日,有11只A500ETF的资产净值在100亿元以上。其中,国泰、南方、广发、华夏、富国5家中证A500ETF均在200亿元以上,跻身前五名。
从基金成立时间来看,首批ETF的“先发”优势不可小觑。12只“百亿基”中,国泰、南方、富国、华泰柏瑞、景顺长城、嘉实、招商、摩根、银华等9只均是去年9月末的首批获批产品。
表:截止2月10日,全市场的29只中证A500ETF已经出现明显分化 来源:Wind 界面新闻整理“成也首批,败也首批”,从业绩来看,去年首批成立的10只中证A500ETF成立至今的回报率均为负数,单位净值在1元“成本价”以下。而随着行情的回暖,第二批在11月份成立的中证A500ETF的回报率则为正数。
这也让不少首批投资者产生了质疑。“听了银行理财经理的宣传,我一口气买了20万的A500ETF,结果现在还亏了差不多5个点,到底要不要赎回,还是继续等着回本?”深圳王先生很焦虑。
“我们这边收到的客诉有所增多,主要是很多个人投资者从去年9月份买了,到现在一直亏钱。”某头部公募客服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面对这种举报,客服只能尽力安抚,别无他法。
已经遭激进的首发策略“反噬”,公募管理人对于A500ETF的持营也从“冲进前三”变成“保住前十”。“现在各家规模差距并不大,竞争较为激烈,规模排名每周都在变化。所以单纯的看规模也没有太大意义,只要不出现较大额的赎回,保住前十名的位置,公司领导还是可以接受的。”某头部公募营销部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规模的单一指标外,ETF的单日成交额则是检验活跃度的试金石。日均成交额高的产品往往能迅速成交,从而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而交易不活跃的产品则会增加交易摩擦成本和策略的执行风险。
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华夏中证A500ETF和国泰中证A500ETF的日均成交额均在30-40亿元之间,而东财中证A500ETF日均成交额仅有0.5-1亿元,天弘中证A500ETF的日均成交额在1-2亿元之间。
一方面是首批A500ETF净值仍未回本,另一方面是新产品不断获批入场,这让销售人员面临着首发和持营的双重压力。2025年以来,先后有中金、海富通、申万菱信、永赢中证A500ETF获批并发行,募集规模分别为19.19亿元、19.38亿元、4.88亿元、5.08亿元。
“现在首发的压力很大,因为首批A500ETF还在浮亏,所以个人购买的意愿很低,主要还是要靠机构资金。”某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以海富通中证A500ETF为例,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高达12.99亿份,融易新媒体消息,占基金总份额的67.04%,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为6.39亿份,占比为32.96%。前十名份额持有人中,东方财富持有4亿份,占比为20.64%,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国人寿保险分别持有2亿份、1.5亿份、1亿份,占比分别为10.32%、7.74%、5.16%,中国国际金融、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分别持有5000万份。
同样,中金中证A500ETF的首次募集金额为19.17亿元,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为17.6亿份,占基金份额为88.4%,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为2.3亿份,占基金份额为11.6%。
“首次募集的资金远远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但是又担心行情回暖,错失这一波上涨,所以只能先结束募集,将希望寄托在持营。”另一家今年新上市的A500ETF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市场行情波动,也让新成立的中证A500ETF建仓颇为谨慎。2月7日,海富通发布中证A500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数据显示截止2月5日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为0。也就是说,从1月22日成立直至春节后,该基金一直空仓。同样空仓的还有中金中证A500ETF。该基金在1月14日成立,1月16日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中显示仍是空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