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主页 > 专栏 >

监管在线打假,四家“假信托”遭取缔

时间:2024-11-29 18:40:02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信托界再现“李鬼”,这次打假还是由监管出马。

11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金融监管局消息,依法取缔四家非持牌且名称(曾用名)带有信托字样的公司。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

公告披露,近期,海南监管局核查发现慧聚国际信托(海南)有限公司、中旺国际信托(海南)有限公司、国开国际信托(海南)有限公司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60000MADBGLED0G(曾用名:瑞宝国际信托(海南)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未取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金融许可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十九条、《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七条等相关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四条、《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海南监管局对上述四家涉事主体予以取缔。

从名称来看,上述四家遭取缔公司名称(含曾用名)中均带有“信托”二字。而根据《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擅自设立信托公司的,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予以取缔。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融易新媒体消息,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行业67家信托公司合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7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信托行业“破刚兑”并按照“三分类”逐步转型,不少诈骗分子趁机入局,导致多家信托公司公开发声维权。

10月20日,西藏信托在其官微发公告称,有诈骗分子冒充西藏信托工作人员,假借其名义拟开展上交所协议正回购业务。西藏信托对此类违法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提醒广大客户及交易对手提高谨防,通过官方联络途径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此外,今年上半年,重庆信托和陕国投信托也曾透过官微发布相应声明;2023年,金谷信托、国民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中融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陆续“打假”,提醒投资者警惕上当。

陕国投信托就曾提到,非法分子的诈骗套路多是假借信托公司销售人员名义,通过社交软件向投资者推销虚假信托产品,并诱导消费者下载虚假的信托公司App进行“信托投资”。

另据陕国投介绍,风险恐吓也是“李鬼”们惯用的手法,非法分子以客户购买的某信托产品不合法,即将遭国家清退为由,要求其尽快下载App,将钱款转移出来,并规定了明确截止时间。为了使这套说辞更加可信,有非法分子甚至假冒监管部门印章制作虚假通知文件。

投资者如何辨别信托机构中的“李鬼”机构?

信托专家廖鹤凯向记者表示,从投资者教育角度来说,最简单的就是只有境内正常运营的持牌信托公司,才能开出对应公司有“信托”二字的信托账户。

百瑞信托官微此前也曾提到,信托消费者想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可以先通过中国信托业协会官网(),查询信托公司名单,确认信托公司的合法性;再通过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官网(),查询产品的唯一编码信息,确认产品的真实性。从以上两个途径,信托消费者可以确保所购买的产品真实有效。

而对于境外的信托来说,廖鹤凯指出,没有国内牌照是没法在国内开户正常募集的。境外信托公司的设立条件与国内牌照监管环境非常不同,普通人达到设立条件都可以设立信托,投资者避免在境外进行交易,或者汇钱到境外的账户就好了。

“金融消费者要掌握有关信托投资的基础知识,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坚持理性投资理念,摒弃一夜暴富观念,加强风险意识,独立进行投资判断。”百瑞信托也提到。


近期热点

监管在线打假,四家“假信托”遭取缔 11-29

10月公募总规模跌破32万亿元,4000多亿资金又掉头回货基 11-29

 “抢客”大战悄悄进行!券商再拼两融业务,扩大客群和投教 11-29

4556亿减到8亿,华夏“ETF一哥”张弘弢一口气卸任7只产品 11-29

信达澳亚一基金经理泄露8只股票未公开信息 ,遭被罚154万元 11-29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