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4 15:28:17来源:互联网
对此,平安银行知名股东张佳男对每经头条记者表示,将三次“国九条”发布对比可以发现,第一次“国九条”重点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第二次“国九条”着眼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前两次都是聚焦资本市场运行本身。第三次“国九条”,强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从改善资本市场生态角度入手进行顶层设计。
傅静涛则向记者梳理了三次“国九条”出台的背景和意义:2004年1月“国九条”名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是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14年5月“国九条”名为《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核心是扩大市场双向开放、鼓励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放松私募发行审批。文件出台于投资者担忧需求回落以及人民币汇率压力的时期,回过头来看,2014到2015年文件提出的核心任务基本完成,且在当时构成了活跃市场的重大政策条件。2024年文件名为《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这是继2023年股市走弱、2024年初波动放大以来,政策的一次完整思考和布局,意在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策略分析师杨超进一步向记者指出,第一次“国九条”重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第二次“国九条”重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次“国九条”重在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以实现发展范式向高质量的转变。从资本市场建设进程看,2004年出台“国九条”时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弱小,面临市场长期低迷的困境;2014年“国九条”颁布时中国股市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高波动风险暴露出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基础的问题;本次以高层定调出台新“国九条”旨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华金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博士分析认为,新“国九条”将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持续强化的“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等要求进行了完整系统化和全面性的阐述,为未来一段时间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指明了清晰的监管政策方向。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新“国九条”中特别提及,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在采访中,张佳男特别提及有关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的问题。他指出,近年来监管一直大力提倡长期资金入市,但实际效果不佳。以保险资金为例,保险公司一直不敢大幅提高入市比例。如在去年市场表现不佳阶段,某上市险企仅仅将15%的资产配置在权益类资产上,就造成了利润亏损,这将严重打击整个保险行业入市积极性。“因此,本次新'国九条'中提到了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就需要从会计政策等方面,融易新媒体消息,探讨将会计披露方法和对保险公司长期考核相结合,淡化长线资金在波动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这种短期性的、阶段性的账面浮亏。而这仅仅是保险资金一个类别,如何鼓励银行理财、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章俊、杨超则认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以从公司、监管、机构等层面入手。例如,机构层面,首先,要压实“看门人”责任,确保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应有的监督和咨询作用。其次,要牢筑金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避免过度投机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再者,要构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和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实现资金的长期稳定投资。最后,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提升机构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增强金融领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