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4 18:52:01来源:互联网
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受访指出,沿着4月政治局会议的指示,政策有两条鲜明主线:
一是乘年初开局良好的“势”,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考虑当前经济恢复超预期,总量政策发力紧迫性下降,但也不会急于退出,结构性的政策工具呵护薄弱环节;
二是,顺势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民企和外商投资信心,以“政策效力”撬动“经营主体活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先回顾当前经济形势,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达到4.5%,高瑞东认为,指向GDP增速向6%贴近,完成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目前有较大把握。
会议对经济形势保持乐观的同时,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
因此,会议对于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定调,一方面指出要继续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另一方面则围绕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重点部署,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体现出决策层将稳定民营经济和外商信心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激活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从3月以来的各类政策落地,也基本符合了政治局会议的整体定调。综合3月以来密集落地的政策,可分为三条明确的主线——促消费、促产业升级、稳预期:一是落实扩大消费相关政策落地,二是鼓励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高精尖领域发展,持续加快科技政策落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在稳预期方面,加强与外资、民营企业的双向沟通,多地相继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高瑞东说道。
在宏观政策上,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均延续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基调。
高瑞东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的背景下,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发力的必要性在下降。货币政策加码发力的紧迫性也明显降低。
“政策开启了从逆周期发力向顺周期维稳的过渡,一是,总量适度,继续通过结构型工具,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二是,节奏平稳,现有政策力度进退有度,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高瑞东说道。
在促消费领域,鉴于一季度国内消费超预期恢复,本次会议对促消费的紧迫性有所降低,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未提及“稳定大宗消费”。
此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高瑞东认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促消费”的表述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消费恢复情况好于预期,进一步刺激消费的必要性降低;二是,本次会议提出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顺应疫后消费复苏趋势;三是,未来消费恢复动能,有赖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的进一步修复。”
“从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看,居民收入增速提升,消费倾向开始回升,已经高于2020-2022年,但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未来随着服务业恢复持续向好,有望带动相关就业岗位加快恢复,进一步提振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本次会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旨在通过促进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高瑞东表示。
补短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次会议对地产、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产业政策也进行了相关部署。
针对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