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2:12:02来源:智通财经
11月地产政策“三箭齐发”,不仅有利于民营房企信用风险缓释,也有利于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重建,更加有利于对物业企业估值信心的重建。11月至今(截至12约9日收盘),港股物业管理指数涨幅约59%,尽显峥嵘之势。
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22年以来,物管板块受到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冲击以及个别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根据中信证券研报数据,自2022年年初至11月15日,物业管理板块按照总成交量排序前10的公司,市值平均跌幅达35.9%;按年初市值前十大公司,市值平均跌幅达到35.7%。板块估值下落明显。截至12约9日收盘,物业管理板块年度跌幅约14.8%,有所回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尽管大环境扰动,物业管理规模仍实现稳健扩张,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证明物业服务行业具备可穿越经济周期的增长模式,以及轻资产、低杠杆、高效率的运营优势,基本面稳健。而且,物管行业政策面、基本面以及发展前景向好的趋势均没有出现变化。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前几年高举高打、强调业务布局的广度与规模扩张的速度,目前的物业管理公司更加注重增长逻辑的可持续性与确定性,并依据自身特点强化优势业务,构筑护城河,业务发展趋势逐步清晰。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地产行业逐步回暖以及港股市场整体价值逐步体现,物管板块整体估值有望修复,目前其配置窗口已显现。
具体到标的而言,智通财经APP认为,物业行业值得关注的主线有三条:其一是稳健型的国企标的:业务具有强确定性、母公司经营稳健、在管面积高增长,比如保利物业(06049),华润万象生活(01209);其二是第三方拓展能力较强的物管公司,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超过80%,已基本具备独立经营和扩张能力的民企物管,推荐绿城服务(02869),旭辉永升服务(01995)等;其三是估值修复的高弹性标的,市场对公司经营可持续性分歧较大、PB较低的实力物企碧桂园服务(06098)、新城悦服务(01755)。
地产关联方拆雷物业基本面回归
除了大环境及其他因素外,地产关联方的影响成为物业股持续走低的原因。根据中指物业研究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5日收盘,物业服务上市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以上的共有40家,占所有上市物业企业的63%。其中,第一大股东绝大多数为开发商母公司,其组为控股股东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一方面,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缓解自身债务危机,或控制物业公司为其“输血”,给物业上市公司带来经营隐患,加剧投资者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行业大规模发展的势头已难重现,大多数上市物业公司都有地产关联方,后续增长预期减弱。此外,还有非业主增值服务的影响。
值得欣喜的是,11月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16条”等利好政策接连发布,尤其是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再次释放政策利好,联合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是稳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第一,支持的对象范围广,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特别是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民营房企,将获得更多房地产贷款支持。第二,支持贷款、信托等存量融资展期1年,将有效缓解房企短期偿债压力;第三,加大利用发债、信托等支持房企融资。
从供给端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大大缓解开发商资金链压力,债务雷有效化拆,进而也解除了物业公司的后顾之忧,破除物业企业为开发商输血管道,物业得以回归其本身的价值。
修为内化由“成长优先”转为“质量优先”
回到物业行业自身基本面而言,我们可以从管理规模、第三方在管提升、增值服务,梳理物业行业整体逻辑从重规模成长转向发展质量优先。
首先,物业管理规模增速放缓,非住业态渐成扩张重点。2022年上半年,各上市物管公司在管面积均维持了同比10%以上的正增长,其中华润万象生活增速最高,从2021上半年的1.36 亿平增至2022上半年的2.61亿平,同比提升 92.4%,展现出物管行业的抗周期成长韧性。
同时,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住宅开发面积较往年略有下降,学校、医院、公建等现金流相对稳定的非住业态成为物管公司的主要拓展方向,逐渐成为企业规模化外拓的重要补充。而实际收缴物业费单价稳中有升,昭示行业发展主线与外拓战略由“成长优先”向“质量优先”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