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9 11:19:40来源:国际金融报
随着返沪人口的增加,上海市公共场所的防疫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其中,超市就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场所。
记者近日来到上海市区一家大型超市进行暗访,发现在同一时间段,超市内消费者数量大概是返沪高峰前的五倍以上。
在这家超市,记者发现工作人员为防疫采取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措施,但同时也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
扎堆有隐患
自1月25日上海启动一级响应机制以来,每位顾客进入超市前都需要测量体温,测量结果高于37.5摄氏度的顾客不得进入超市,工作人员将建议其去医院检查。
记者看到,几乎所有顾客都主动接受体温检测,由于返程人员增多,在超市入口前等待测温的顾客排起了长队,但是相隔距离很小,现场也没有任何关于“保持排队间距”的提醒,在预约买口罩期间广受网友点赞的“上海式排队”不见了。
不仅仅排队测体温时不保持距离,超市内随处可见扎堆现象。
在蔬果区域,挑选好商品等候工作人员称重、贴上价格标签的顾客比较多,融易新媒体,排队间距比超市门口测体温处更小。甚至有顾客为了避免被插队,主动凑到正在称重的工作人员身边,着急地递上自己选购的商品。记者在此区域观察了20余分钟,并没看见任何工作人员对这种情况进行提醒。
更让记者感到担心的是,排队的顾客中有几位佩戴的口罩不符合预防感染口罩的标准,比如棉布口罩,更有市民戴着骑行面巾便出门了。
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焦晓栋表示,普通口罩由于材质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不建议用于病毒感染的预防。
当记者来到收银区时,发现人工收银区的排队情况也不理想。或许因为大家希望一次性多买一些食物回家,以减少出门次数,所以顾客购物车里的商品数量都比较多,导致每个人工窗口的队伍都比较长。
于是记者转而来到自动收银机区域,虽然自动收银区排队顾客相对较少,但在收银区入口却摆放着一个标识,上面写着“大件商品,请走人工收银”。
记者观察后发现,当大部分人以小间距排队时,如果个别顾客“特立独行”保持安全距离排队,则不会被其他人理解,其他顾客会不自觉地插到前面。在此情况下,超市工作人员维持排队秩序是必需的。
于是,记者尝试用超市的微信小程序“手机扫码自助买单”功能。当记者把全部商品条码扫描并且付款之后,本以为直接给工作人员核验完毕就可以出卖场,但记者被告知仍要在自助收银区排队等候,因为顾客扫描的商品还需要经工作人员一一核对,确认每件商品均买单后才能离场。
因为要防止个别顾客用手机扫商品条码买单时候有遗漏的未付款商品,该超市微信小程序里的“手机扫码自助买单”功能如同虚设,甚至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因此,工作人员更愿意推荐顾客在自助收银机器前付款,这样便可以对顾客商品扫码过程一目了然,从而省去根据购物单据去核对顾客带出超市的商品这个环节。
当记者问及工作人员,“这么多人聚集排队,万一感染怎么办?”工作人员似乎很无奈:“那也没办法,已经这样了,机器不够。”
当记者完成全部付款流程,走出卖场后,尽然发现下楼的手扶梯关了,可以下楼走出商场的唯一电梯只剩一架狭窄的直梯。
工作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这几天扶梯需要维修,所以暂时关闭了。
“下楼无扶梯”的顾客们只好全部选择直梯离场。并且,两架直梯中只开放了一架供顾客使用。
由于客流较大,虽然直梯只是在二楼和一楼之间循环,但据记者观察,每趟直梯还是有六到八名不等的顾客在等待。
按照卫生防疫专家的说法,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因此戴好口罩、尽量少地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内聚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及时补漏
对于超市内防疫工作的这些疏漏,记者在第二天下午便以顾客的身份致电该超市服务热线进行反馈,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顾客反映的这些问题,他们已经做好记录,并立即汇报给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同时,工作人员向记者承诺,之后会要求超市内员工在客流量较大的时间段维持排队秩序,尽可能避免人群拥挤、聚集。
当晚,记者再次来到该超市。发现超市入口测温处,赫然竖着一块提示牌,提醒顾客排队时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同样,自助收银区入口,也把原来“大件物品请走人工收银”的提示换成了提醒顾客“保持一米以上间距”。
扶梯也已经维修完毕,畅通无阻。顾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扶梯或直梯上下楼。
防疫工作中难免做不到完美,但这种补漏效率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