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24 07:44:24来源:融易新媒体
“三服务”开展如何,关键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
去年以来,浙江深入开展的“三服务”,强调以“绣花功夫”精准服务企业。
时值“三服务”活动一周年之际,连续两周,记者密集走访义乌、德清、海宁、宁波鄞州、温州瓯海等全省11个县(市、区),调研30余家企业,问进展,看成效。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看到,一家家企业反映强烈的个案问题得到解决,一个个区域或产业的共性需求得以满足,我省在形势比较困难的环境下实现了稳企业、增动能。记者看到,各地政府打响服务品牌,各类企业基地轻装上阵,两者之间打开了沟通交流的双向通道。
奔着问题去,狠抓落实,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更愿意向政府部门畅谈发展需求,从缺乏互动到理解配合到协力解难,“三服务”助政企关系进入了新境界。
绘图:潘泓璇
从“门好进事难办”
到“主动上门解难题”
——打开政企双向交流的通道
见到记者,浙江艳庄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洪良感慨连连,“能过个好年了”。
作为义乌一家重点企业,艳庄一直经营良好,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但2014年担保企业破产,使艳庄的贷款五级分类降到“不良”类,多家银行抽贷,企业压力巨大。
杜洪良多次找银行均遭到拒绝。他又想申请政府政策性担保,恳请相关部门帮助。一些部门也承诺,“予以支持”。
但真解决起来就难了,因为这项工作涉及12个部门。“真像爬山,翻过一座还有一座。”杜洪良说。
“门好进,事难办”,解决问题不及时,容易让服务企业流于形式。“三服务”活动中,省委明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措施制定得更精准一些、更精细一些。
义乌“三服务”活动。
为此,义乌市金融办主动牵头,协调法院、银行等,共同给出“对症下药”解决方案。义乌市人民法院出具意见,多家银行将艳庄的贷款五级分类调回“关注”类。12个部门统一意见,于去年5月助艳庄获得政策性担保。眼下,公司经营重回正轨,预计2019年利税突破1000万元。
截至去年底,义乌累计收集企业类问题3049个,解决3034个,解决率99.51%。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年来,主动走访,组团服务,采用“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破解不同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想解决而又解决不了的难题,已成为常态。
尚越光电是余杭一家创新型光伏企业,其研发的超薄柔性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和各种城市家居一体化结合,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厂家。但多年来,受国内薄膜电池产业化程度低、认识不足等影响,产品市场化遇到困难。
“本土科创企业成长,急需帮一把、扶一程。”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服务”走访中了解到这一“头等大事”后,经过讨论,提出“政府优先采购本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企业产品”的思路。
余杭区“服务直通车”进企业。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余杭新建的159个智慧候车厅,用上了尚越光电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负责人任宇珂说:“这些高颜值候车亭,成为产品应用展示的窗口。”
高兴之余,他也不免深思:如果领导干部不来,需求向谁去说,问题还能解决吗?
“希望有一支对接需求的服务专班”“期待一个事事有回音的平台”“最好能设立一套常态化机制”……走访中,不少企业发出心声。
“三服务”深化过程中,强调坚持长效导向,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发现,变短期服务为长期服务,使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找得到、用得上、靠得住。
不久前,宁波鄞州区开设8718企业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健全需求动态监测机制,已对5387个后台来单进行梳理、对接、处理、反馈;杭州萧山区深化驻企代办员制度,选派了解企业、懂经济的147名镇街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温州瓯海开启“镇街挂牌、部门请战”模式,每季挂出企业反映强烈、镇街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区相关部门认领并于约定时间内破解……
平台各式各样、方法五花八门,背后是一个共同的逻辑:打开政企双向交流通道,破除壁垒、拉近距离、增进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