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9:41:02来源:融易新媒体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出现四连降,甚至极有可能在今年出现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但这并没有影响外资、合资车企在华的新能源汽车进程。不久前的广州车展,外资、合资车企纷纷发布新能源汽车产品,可谓来势汹汹。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合资车企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也会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提前布局的自主品牌带来不小压力。
■外资、合资车企加快布局
进博会、广州车展,临近年底的两个大型展会充分展现了外资、合资车企在华的新能源汽车“野心”。数据显示,本届广州车展近80个参展的国内外乘用车品牌中,共展出了近35款新能源新车型,其中包括22款纯电动车型。在22款纯电动车型中,有10款为外资、合资车企的“洋品牌”车型,相比去年,“洋品牌”不仅数量上有所提升,这些车型在性能、售价、里程等方面也是优势尽显。
首先是价格,与自主品牌早期的价格高企不同,“洋品牌”的大多纯电动车型一经推出就维持在与燃油车基本相当的水平,如雪佛兰畅巡、起亚K3等纯电动车型,其售价与同款燃油车的价格差距并不大。大众高尔夫和宝来两款纯电动车型补贴后的售价区间分别为14.77万~16.88万元和13.68万~14.68万元,与其燃油车型基本相当。这样的价格定位显然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除价格外,“洋品牌”推出的相关车型,在续驶里程等体现车辆品质的各方面也具有相当优势,以广州车展为例,大多参展车型都具有400公里以上的续驶里程,甚至更高。尽管“里程不是越长越好”,但普遍越过300公里入门级别的水准也实属难得,这无疑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中,纯电动车型占比54%,这其中自主品牌占比为93%,“洋品牌”占比仅为7%。不过,随着“洋品牌”更多车型的推出,这一比例将会出现不小的变化。
■成本控制能力成市场竞争关键
一直以来,纯电动汽车相较于同款燃油车价格偏高是新能源汽车迟迟未能打开私人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有统计称,今年1~9月,国内纯电动汽车仅有10万余辆销售给私人消费者,大部分的去向则是网约车等B端客户。私人消费者为何不愿意购买纯电动汽车?关键就是价格,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同款纯电动汽车的价格普遍比燃油车的价格高,即使这样的价格也是在国家提供的高额补贴基础上设定的。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汽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就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是成本,如何能做到与燃油车媲美是关键。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时价格普遍较高,而“洋品牌”车型推出时价格却与燃油车基本相当,这无疑会给消费者一种购买自主新能源汽车不合算的错觉。分析这一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有历史因素,自主品牌布局新能源汽车比较早,而“洋品牌”则是“迟到者”,但这样的时间差却给“洋品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该人士表示,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规模效应的溢出,电池成本在不断下降,从2012年到2017年电池单体价格下降了70%,今年又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而电池往往占据一辆车约一半的成本。在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之际,“洋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价格必然也会有很大的下调。而早期,自主品牌在电池成本高企之际推出相关车型,不但价格较高,能量密度低也影响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尽管近几年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自主品牌纯电动车型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但最初高企的价格及与同款燃油车型相比价格偏高的现实,仍难改其在消费者心目中价格偏高的既定印象。
更为关键的是,早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不完善,各环节供应商也处于培育阶段,没有规模效应,各项成本普遍较高。再加上车辆本身数量不多,成本很难降下来。当下,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各环节配套体系也日趋成熟,成本自然下降。而且在这方面,“洋品牌”背靠跨国大企业集团,在采购方面有很大优势,其成本控制自然相对更好。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就表示,电池厂商都以能为特斯拉等外资车企供货为荣,为进入这些企业的供货商名单,往往在成本上会做出很大让步,而一些国内车企要想拿到优质电池企业的优质产品往往需要“排队”,这样的差距自然影响车企的整车价格。也因此,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就成了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在这方面,“洋品牌”显然比较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