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21:18:02来源:搜狐网
当地时间9月4日,慕尼黑车展期间,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线再度刷新公布其商业成绩:征程芯片出货量增长至近400万片,量产规模仍是国内绝对领先地位;合作车企数量从20+家增长至25+家,成为更多国内外主流车企的选择;同时,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高等级、大算力智能驾驶芯片征程5,从去年9月全球首发量产以来出货量势如破竹,迅速增长突破了20万片,月度平均出货超过2万片,助力多款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夺得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2023慕尼黑车展地平线展台
距离地平线上一次公布征程芯片出货量,刚刚过去4个多月。4月份的上海车展,公布的数据是征程芯片出货量300万片,其中征程5出货量10万片。没想到短短时间内竟又有里程碑的突破,尤其是征程5取得了出货量翻番的成绩,基本可以认为地平线在高阶智驾市场不仅打开了局面,还处于领跑的地位。
以NOA功能为代表的L2+高阶智驾市场,无疑是辅助驾驶时代皇冠上的明珠。用量产成绩说话的地平线,到底做对了什么?
入局高阶智驾市场,地平线“知所先后”
继新能源里程焦虑之后,车企对于智能驾驶的焦虑情绪似乎同样严重。尤其进入L2+高阶智驾时代,NOA功能的实用性已经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一场高阶智驾军备竞赛也随之到来。去年刚刚度过高速NOA量产元年,今年部分车企的目光已投向城市NOA,并接连宣布一个比一个有想象力的开城计划——远不止北上广深,今年就要覆盖几十上百城——媒体惊呼到了“中国车企自动驾驶最激进的时刻”。
然而与豪迈的开城计划相映照的,是当前城市NOA的体验远不及消费者预期的残酷现实。从高速NOA到城市NOA,场景复杂度提升10倍甚至100倍,要真正做到消费者普遍认为的“可用”,尚有巨大的工作量。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车企的口号更多是一种市场行为。
地平线作为上游的计算方案提供商,不仅没有为车企的激进布局推波助澜,反而多次呼吁行业“回归理性”。上半年,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曾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今年相信一些领先车企都会推出面向城区的NOA。但我认为技术方面还有挑战,目前基本上是几十公里要接管一次,研发上至少三年才会有比较好的进步。所以,大家对于自动驾驶不要那么焦虑,因为行业发展没那么快。到2025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性价比下,把高速NOA、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体验,做到如丝般的顺滑,而且价格不能太贵。同时要有相当的投入,真正地把城区的NOA做到可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地平线的“知所先后”,源于对芯片算力与用户体验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地平线认为,算力与用户体验不完全成正比,算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简单地增加算力并不能提升用户体验,只有通过不断优化算法,积累更多数据,才能逼近用户体验的上限。
因此,地平线不止为合作伙伴提供芯片,更构建了一整套高效、完善、开放的高阶智驾能力体系。
不止征程5,更有高阶智驾能力体系
面向高阶智驾市场,地平线的征程5芯片早已为人所熟知,而其算法能力却往往容易遭人忽略。在今年的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CVPR上,首篇以自动驾驶为主题的最佳论文“Planning-oriented Autonomous Driving”从近万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获得CVPR最佳论文奖,才在业界掀起一阵波澜。据了解,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其他4位研究员均来自地平线,论文中提出的“感知决策一体化”自动驾驶通用大模型UniAD,建立了以全局任务为目标的自动驾驶大模型架构。
凭借过硬的算法能力,地平线为合作伙伴提供的参考算法类型丰富,且极具参考价值,能够大幅加速合作伙伴的业务落地。
在地平线提供的开发工具中,参考算法只是一项有特色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整个软件开发平台的完整性。地平线有多重视软件?余凯曾公开表示地平线是“披着芯片外衣的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