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7:09:51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为统筹提升农牧区生产、生态、生活的重要举措,发展草牧业正当其时,应该着力推进。
与传统畜牧业相比,草牧业的重心变了。传统畜牧业重心在畜,不少地方草原透支、超载过牧,最终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付出很大代价。而草牧业重心在草,树立草原在生态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在保障食物安全中的基础地位、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双碳目标中的特殊地位。保护草原,建设草原,使草原实现“四库全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库”、货真价实的“粮库”、当之无愧的“钱库”以及名不虚传的“碳库”。
尽管各地对恢复草原生态做了大量努力,但只要在草原上多走走、多看看,还是能感受到草原工作底子薄、基础弱、短板多。尤其草原保护修复的投入还不多,基层草原监管力量还很薄弱,草原科技贡献率不足30%,草种对外依存度超过70%。
发展草牧业,首先要完善草原治理体系。随着草原工作顶层设计的完善,初步扭转了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但是,草原监测、保护、修复、监管、草业发展、支撑保障六大体系的“大写意”还需变成“工笔画”。既需要建立草原侦查体系、健全草原评价体系、完善草原自然保护地体系,也需编制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更需推动建立“草长制”,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其次,要完善草原保护体系。全面保护,就是既要保护天然牧草地,也要保护人工草地,还要保护北方多、南方少、农区多、牧区少的“其他草地”。系统治理,就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推进。目前,已有科研团队充分发挥豆科牧草的饲料肥料双兼功能,通过牧草“绿肥”治理盐碱地、培肥黑土地。着眼未来,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实施重度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乡村种草绿化示范工程、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工程、国有草场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支撑工程、河湖堤岸草带建设工程“八大工程”来开展草原修复保护。
最后,要完善草原创新体系。为破题草牧业发展,中科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在呼伦贝尔垦区开辟了“生态草牧业试验区”。完善草原科技创新体系,要发挥草原牧民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国有草场等社会法人的积极性;既要发挥科技乡土人才的积极性,融易新媒体,更要发挥院士、学术带头人的积极性。只有宽领域、大平台集成创新,才能攻克牧草育种技术、星空地一体化信息技术、退化草地恢复技术、牧草制备和绿色养殖技术等,最终打造生态生产双赢、产业转型发展的草原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