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8 18:44:5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银行理财子公司日益增多,正赋予FOF/MOM产品(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新的成长空间。
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发行权益类FOF/MOM产品,希望通过足够的分散化配置与风险对冲,实现较低的净值波动率与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由于非标投资受限,不少信托公司每月非标固收类产品到期额达到数十亿元,但仅有40%-50%资金续投。我们若能研发出低净值波动且相对高回报的FOF/MOM产品,很有机会赢得剩余50%-60%个人投资资金的青睐。”上述业务总监透露。
近几年,FOF/MOM产品的发行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6年成立的组合基金(FOF/MOM)数量达到614只,2017年降至589只,2018年与2019年进一步跌至约350只。今年股市好转令FOF/MOM发行数量有所反弹,前8个月达到375只,但仍很难超过2016与2017年的发行量。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年FOF/MOM产品发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却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较高收益要求;此外,部分个人投资者不愿承担两次收费(即FOF/MOM,以及子基金都要收取管理费与超额利润分红)。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介入,这些痛点很可能迎刃而解。”李春瑜认为:“目前我们正与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沟通,尝试发行收益稳健、费用较低的FOF/MOM产品。”
“FOF/MOM要抓住这个机会进入新的成长期,除了基金管理人需提高优质子基金遴选与资产多元化配置能力以外,还需对运作模式有更大幅度的创新。”李春瑜表示,一是引入产品定制化模式,针对个别超高净值人群的个性化资产配置与投资偏好,量身定制一款FOF/MOM产品并提供高效的下单交易服务;二是扩充委外投资范畴,吸引更多高净值人群将资金委托给专业机构,由机构根据投资者偏好设计专门的FOF/MOM资产池进行资产配置。
FOF/MOM为什么发展变缓了?
在多位私募业内人士看来,近年FOF/MOM产品发展较慢,一个重要因素是投顾资格监管趋严。
以往,不少民间资管机构发行FOF/MOM产品,再通过关联投资顾问机构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随着投资资格监管趋严,这类操作渐行渐难。近年来,不少民间资管机构“爆雷”,个人投资者对类似机构避而远之。
“在操作层面,FOF/MOM产品存在诸多痛点。”一位MOM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此前,国内MOM的一种流行操作模式是,MOM管理机构直接受托管理个人投资者的账户资金,但是一方面,个人投资者账户资金有限,无法拿到一些业绩出色的私募基金产品认购份额;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可能因为业绩大幅波动,与MOM管理人产生矛盾。
在李春瑜看来,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国内FOF/MOM产品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缺乏机构投资者作为“中间机构”,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与分歧。相比而言,欧美国家FOF/MOM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起到“桥梁”作用,有效权衡个人投资者与FOF/MOM机构的利益诉求。
“银行理财子公司若能扮演这样的角色,无疑将推动国内FOF/MOM产品迎来新的成长期。”李春瑜认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对权益类FOF/MOM产品颇为青睐,但产品设立与合作机构准入门槛设定,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家国内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仍在招募权益类FOF/MOM人才团队,并搭建相关操作系统。近期已经与部分私募机构有过沟通,但相关评估标准尚未建立。
银行理财子公司对FOF/MOM产品合作方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一是合作机构必须有一定名气与资产管理规模;二是投资策略必须足够的分散化与多元化;三是收益回报需大幅高出结构性存款产品。目前多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年化回报率低于4%,导致不少零售存款流失。“个人认为FOF/MOM的年化平均回报率至少要在5%-6%,才能吸引个人投资者。”上述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我们内部会先设立一个白名单,只有在白名单里的私募机构,才能开展FOF/MOM产品合作。”上述人士指出。其中主要包括业界知名、业绩出色、投资策略多元化的FOF/MOM机构。
记者了解到,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围绕FOF/MOM的合作准入门槛不低,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未必会难倒投研与资产分散化配置能力出色的私募FOF/MOM机构。今年前8个月,得益于投资策略多元化等因素,FOF/MOM组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8.40%,仅次于股票策略的19.15%,位列私募基金八大策略的第二名。
“穿透式”溯源产品收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