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8 17:28:33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众多行业生产、经营节奏,面对疫情冲击“大考”,金融业如何作答?8月13日,来自银保监会发布的信息,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一作出了回应。郭树清指出,下半年要继续推动企业债券的发行,银行保险机构要更多地参与债券等市场,对可能存在的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要密切关注,提早谋划。与此同时,下更大气力深化金融领域关键性改革,包括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大力支持直接融资、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等举措。
银行保险要更多参与债券等资本市场
稳企业保就业,稳住经济基本盘,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当前,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需要金融业更加主动作为,深入了解实体经济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业企业债券投资同比增长28.5%。保险业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6.5%,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8.2%。“这个增长幅度是近些年少有的,对推动金融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郭树清说。
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就要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平衡发展。郭树清表示,“下半年要继续推动企业债券的发行,银行保险机构要更多地参与债券等资本市场。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可以获取长期资金,低成本资金,相当一部分是资本金,对企业成长更有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在推动银行保险参与资本市场已经进行有益实践,例如: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允许五大国有银行首批试点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交易,以及监管部门将保险公司投资资本市场的比例从从30%大幅度提高到了45%;国内加快评级机构改革开放步伐等;未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确保这些创新举措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对于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尽快推广。
亦如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所言,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一方面,可进一步放宽银行机构直接投资国债的二级市场交易;另一方面,保险资管、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投资权益类类资产、衍生品市场的规模额度可进一步提高,随着这些机构对风险资产投研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未来这一限制的预计将进一步放宽。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目前银行业已对6.12万亿元企业到期贷款提供融资支持。“银保监会、央行也研究了一些储备性政策,我们看市场的情况,如果恢复得还有一些问题的话,会把这些储备性政策用出来,加快经济恢复。”郭树清透露称。
风险暴露延后、积极应对不良贷款反弹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必须以自身的稳健运行为前提,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银行不良率有所“抬头”,而市场对不良率变化走势的讨论也未曾停歇。
郭树清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之下,原本经营很好的企业销售中断、订单压缩,不良贷款的反弹是必然的。来自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银行业新形成不良贷款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当前,经济尚未全面恢复,疫情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预计有相当规模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未来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较大。”郭树清说。“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去年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明年的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明年才会暴露出来。”
他进一步表示,对此要密切关注,提早谋划,积极应对。一是做实资产质量分类。督促银行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贷款风险,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变化。二是备足抵御风险“弹药”。要求银行采取多种方法补足资本,提前加大拨备提取,提高未来风险抵御能力。三是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在充分揭示风险的前提下,研究分阶段下调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释放资源全部用于处置不良贷款。四是严控增量风险。督促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做好贷款“三查”,减少贷款损失。
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应对不良资产上升压力等问题,周茂华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重返复苏轨道,在政策上,需要将防风险地位提升,在政策上不搞一刀切,强调精准滴灌、提升政策质效,避免流动性宽松而容易引发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负面效应及后遗症。
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增强风控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