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20:11:02来源:互联网
近日,国产激光雷达厂商RoboSenseTechnologyCo.,Ltd(以下简称速腾聚创)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大通和华兴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前有处于同一赛道的禾赛科技成功赴美IPO,速腾聚创此次能否能如愿摘得“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也倍受市场关注。
三位创始人皆来自哈工大,得到众多资本青睐
速腾聚创是由邱纯鑫、朱晓蕊、刘乐天联合创立,三位均出身哈工大。朱晓蕊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研究机器人系统和技术,邱纯鑫、刘乐天是她指导的博士生。
IPO前,创始人兼CEO邱纯鑫通过BlackPearl持股11.58%,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晓蕊通过EmeraldForest持股为6.94%,联合创始人兼CTO刘乐天通过Sixsenset持股为4.25%,三人合计持有22.77%的股权,此外,菜鸟网络持股11.03%,为最大外部股东。
招股书显示,2014年以来,速腾聚创累计获得约14轮融资,投资方相当豪华,背后股东团队既包含云峰基金、华兴、复星等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又有北汽、广汽、上汽、比亚迪、吉利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半个汽车厂商。
最近的一次融资是今年4月,速腾聚创完成了4亿元的G-1系列融资,每股成本为35.17元,以及完成7.91亿元G-2系列融资,每股成本为36.42元,合计获得11.91亿元投资。
已交付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
公开资料显示,速腾聚创是一家智能激光雷达系统科技公司,通过激光雷达硬件、感知软件和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公司最初做的是静态测绘,直至2017年方才推出基于MEMS技术方案的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M1。
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交付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
据灼识咨询统计,在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有9家选择了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融易新媒体,是服务汽车整车厂商和Tier1供应商数量最多、拥有前装量产定点车型最多、开启量产交付车型解决方案最多。
不过按照车载激光雷达相关的收入计量市场份额,2022年禾赛科技以4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速腾聚创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15.42%。
不止于汽车行业,速腾聚创还将其应用用例广泛扩展到农业机器人、检测机器人、V2X解决方案和感知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为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行业的大约2000名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速腾聚创在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行业客户的累计销量全球排名第一,包括菜鸟、新石器,以及AGV生产商Agilox都是其客户。
速腾聚创的主要产品技术路径分为R平台、M平台与E平台。
R平台是速腾的早期研发成果,该平台激光雷达产品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测试和机器人,产品阵列为16、32、80或128线组成的机械激光雷达。
M平台是速腾专为ADAS应用而设计的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平台,也是出货量最大的平台,主要产品包括M1、M1P、M2。
E平台主要基于Flash技术,是为了满足市场对盲点和短距离检测的需求而开发的激光雷达产品,主要用于ADAS近距离补盲。
搭上了乘用车ADAS,收入增长可观却亏损加大
财务数据显示,2020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速腾聚创实现营收分别为1.7亿元、3.3亿元和5.3亿元,呈现高增长态势。
营收高增长的背后是产品卖得好,报告期内,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销量分别达到7200台、16300台和57000台,其来自产品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3亿、2.29亿和3.99亿元,占总收入的76.2%、69.2%和75.3%。
不过报告期内速腾聚创的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16.5亿元和20.8亿元,用相对更客观的数据来看,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061万元、1.7亿元和6.2亿元。
拿2022年举例,相当于每卖一台激光雷达要亏损约9874元。
究其原因,近3年来速腾聚创营收结构出现不小变化,而变化最大的就是ADAS产品。
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目前主要的业务分别是ADAS产品、机器人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及其他4大类。
在2022年,这4大营收项目分别占其当年营收的30.2%、45.1%、23.1%以及1.6%。
回看这三年速腾聚创ADAS市场的产品,其销售收入增幅显著,从2020年的300台增加至2021年的4000台,最后到达2022年的3.69万台。
报告期内速腾聚创车载市场收入分别为617.5万元、4008.9万元、1.6亿元,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3.6%、12.1%和30.2%,收入占比3年增长约10倍。
不过随着ADAS产品的大卖,速腾聚创在2022年却出现了毛利转亏,毛利率为-7.4%,而前两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4.1%、42.4%。公司称主要是由于ADAS产品价格偏低,压缩了毛利率,且该部分正处于规模化扩产阶段。
可见作为上游的激光雷达厂商并没有什么议价权,不得不面对和接受下游客户不断挤压自己的利润空间。
近6成收入用于研发并将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