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4 10:08:05来源:国际金融报
张惠(化名)的表弟在一家潮品交易平台工作。“据说是做销售,听他说过,平台上曾经有一双鞋被炒到过十几万,所以我总觉得这个行业有点虚,怕他挣得是快钱”。
张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日前,新华网发布的一篇题为《新华热评:借机哄抬“国货”价格是自断门路》的文章指出,近日在微博、朋友圈和以虎扑为代表的一些网络论坛上,出现了国产品牌球鞋涨价和缺货的消息,更有“限量款”球鞋价格飙涨31倍。
4月6日,得物发布说明称,针对网传图中涉及的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下架处理。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几年来,在品牌大力营销、明星带货、社交媒体狂热的“助势”下,球鞋一度成为现象级话题,不少潮流电商平台由此“破圈”而出,但这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有业内人士表示,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潮流电商积极规范市场已迫在眉睫。
“炒鞋”遭批
“为什么炒鞋?是如何炒起来的?”在知乎上,一位网友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随后引发多方讨论。更有人追问:炒鞋之后,还能炒什么?
2017年2月,阿迪达斯新款“椰子鞋”发布,售价不到2000元,1周内便飙涨至1万元。这一年,耐克旗下AJ和时尚品牌OFF-WHITE发布联名款球鞋,售价不足2000元,此后鞋码好、配色稀缺款一度被爆炒到7万元。不过,与此前不同,这次冲上热搜的主角不是AJ、Yeezy,而是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
据《中国证券报》近日报道,得物App上几款李宁和安踏的球鞋售价较为惊人。以参考发售价仅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为例,得物App显示售价竟高达48889元,涨幅达31倍。
对于“炒鞋”,新华社提出,知名国产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场上存在一定溢价并不新鲜。然而,这一波价格上涨明显超出溢价范畴,远离价值规律。一件商品短短几天涨价数十倍,显然不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
4月6日,得物App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李宁韦德之道等三款鞋子价格为卖家设定,在卖家价格设定下并无买家成交或极少有买家成交。同时,针对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做下架处理。其还对全平台商品进行了核查,另发现有20款球鞋存在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较大的问题,已对这些球鞋做了下架处理,且对3名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
得物强调,在该平台上交易的商品大多为常规款,限量商品占比极低,且价格受买卖双方意向的影响,平台不参与定价。“得物一向倡导理性消费,将会增大对卖家异常标价的监测,对标价波动过大的商品将第一时间处理,一旦发现将对相关商品和卖家进行下架、封号等处理”。
对于得物的声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卖家的行为平台确实无法太多干涉,也有网友表示不解,认为平台方应起到一定的核查工作,保证平台交易的公平性。
4月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事进一步联系了得物方面,就其日常对于平台卖家的产品定价有无监测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不过,截至发稿前,其并未给到回复。记者亦就此事引发关注后,作为品牌方是否会有对外发声、提示理性消费等问题采访了李宁方面相关负责人,但同样未有回应。
背后风险
事情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早在2019年10月就曾发布金融简报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方超强指出,“炒鞋热”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首先,“炒鞋客”炒鞋手段的行为相对“高明”和隐蔽,从执法层面上很难判定是否构成串通;其次,在暴利驱使下,多方“炒鞋客”和普通消费者自发入场,无需通过串通,也可通过较大的体量造就鞋子的稀缺性;另外,相当多的人被暴利诱惑,充当“韭菜”入局,参与“击鼓传花”的人多了,鞋价就越传越高;同时,有所谓的“潮品”平台,为炒鞋充当线上交易市场,却在平台监管上疏于管理。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也表示,由于鞋不属于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实行市场调节价,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的,所以即使价格很高,一般情况下并不违法。但经营者销售这些商品时不能从事价格违法行为,比如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他认为,现在有些人在“炒鞋”时,把价格哄抬很高,这其中有可能涉及价格违法行为。具体事实可以由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应依法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