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2 01:11:09来源:每日财报评论
新年伊始,3000亿“眼科白马”爱尔眼科(300015.SZ)突然刷屏!
据悉,事件起因是2020年12月31日,知名抗疫医生、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医生在她的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视频里,艾芬医生讲到自己右眼几近失明是由武汉爱尔医院的不恰当诊疗引起的。
“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此事件一经发出,便直冲热搜,受到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双方争议不断,爱尔眼科是否诊疗恰当还难以得出结论,不过作为市值超3000亿的白马股,爱尔眼科2021年开盘首日便遭遇大跌,最终跌幅达8.91%,当日市值蒸发275亿!
《每日财报》注意到,近年来,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不断,曾经也有消费者投诉称手术后左眼“失明”。此外,因经营违规,公司也曾多次被罚。爱尔眼科为何屡陷医疗事故?市值3000亿的“眼科帝国”背后又有哪些隐情呢?
双方争议不断,艾芬事件或为冰山一角
近日,一起医疗纠纷让爱尔眼科成为舆论焦点,事件主角为知名抗疫医生、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
据艾芬自述,2020年5月,因视力明显下降,她前往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治疗,摘除了右眼晶体,植入了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右眼人工晶体,手术大约花费2.9万元。
短短5个月后,她突然发觉右眼左下角视野缺失,随后被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落,右眼也几乎失明。
艾芬表示,其在爱尔眼科就诊时,医生没有仔细检查其眼底,以致延误发现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时机。而且在其向医院反映情况时,医院还篡改病历等医疗资料。所以认为爱尔眼科存在违背医学诊疗流程的行为。
艾芬在微博中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还遭到这样的忽悠,不晓得有多少普通老百姓上当。爱尔眼科的行为不止是失误,而是没有医德,我要揭露这种现象。”
紧随其后,1月2日,爱尔眼科发布通告称,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眼病诊治事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已成立调查工作组赶赴武汉进行调查。集团称愿意为艾芬女士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1月4日,爱尔眼科公布关于艾芬女士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报告称,经核实,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爱尔眼科表示,目前,我们希望竭尽所能帮助艾芬女士解决眼部疾病问题,组织专家力量为艾芬女士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但公司澄清并没有让事件平息,舆论依然在持续发酵。
1月4日下午,艾芬医生再次发博表示,爱尔眼科集团的核查报告是在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同时怀疑:爱尔眼科在趋利,因为眼底变性治疗很便宜,白内障手术花了两万九千元。
艾医生称,爱尔的两份通报,丝毫看不出任何认错的态度,接下来,会一一公布,用证据说话,用证据合理提出问题。艾芬事件的背后真相究竟如何,尚有待权威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
《每日财报》发现,艾芬事件或为冰山一角。近年来,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不断,曾经也有消费者投诉称手术后左眼“失明”。此外,公司也曾多次被罚。
2020年10月27日,江西南昌卫健委对洪城爱尔眼科医院为患者开展违规检测进行处罚。2019年,河南许昌爱尔眼科医院发布典型虚假违法广告,被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10万元。
2019年8月,广东清远工商部门对清远爱尔眼科违规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进行处罚,2014年2月,黑龙江工商部门对爱尔眼科违法发布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进行处罚。
据企查查显示,与爱尔眼科相关的司法纠纷达39条,法律诉讼有37条。2015年至2019年,爱尔眼科分子公司受到行政处罚分别为15起、25起、27起、29起、12起。包括广告违法、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规生产及销售产品等原因。
承包科室快速崛起,搭上资本快车疯狂扩张
爱尔眼科的发家路径要从其创始人讲起,1965年陈邦出生于湖南,少时参过军,90年代跑到海南炒房曾身价千万,后来海南楼市泡沫破裂,财富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