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23:51:05来源:财联社
2023年上半年已经过去。纵观上半年,中国经济在缓慢复苏。在内需外需均疲弱的情况下,前两季度经济表现并未如期,中美两国5月份经济数据一冷一热形成反差,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超贬同步,利差对出口型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棋至中盘,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复苏仍然有着较高的期待。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会怎么走?政策面后续的核心逻辑是什么?还有哪些储备措施能够落地?日前,财联社记者就这些热点话题专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
李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他对下半年经济整体较为乐观。在他看来,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可能缓步回升。目前来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落在7.5%-8.0%、两年复合增速为3.8-4.1%。往后看,库存周期见底回升、稳增长政策加快加码出台、市场主体信心修复,届时我国经济运行有望稳中求进。
对于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李湛的看法与市场主流一致。他对记者表示,由于美元存款利率较高,银行结汇数据也低于往年水平,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人民币汇率贬值。往后看,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币并不存在单边贬值的基础,大概率保持双向波动。
“我们认为,融易新媒体,无论联储后续是否继续加息,此轮加息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有限。”他对财联社记者说。
对于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李湛的观点也非常清晰。他认为,今年中央多次强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当下地产基本面承压加重,政策有望在供需两端进一步宽松,包括松动非一线城市限购限贷、房贷利率下调、加强融资端政策落实等,但放开一线限购、棚改等刺激政策的概率不大。
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缓步回升
财联社:前段市场比较悲观的时候,有观点称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会二次探底,你怎么看?
李湛:我不认同。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可能缓步回升。目前来看二季度GDP增速可能落在7.5%-8.0%、两年复合增速为3.8-4.1%。往后看,库存周期见底回升、稳增长政策加快加码出台、市场主体信心修复,届时我国经济运行有望稳中求进。
财联社: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均未有明显增长,投资拉动经济作用趋弱,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李湛:从数据上分析,5月经济修复仍遇波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下行。其中,基建逆势回升支撑经济,且全年来看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制造业和地产回落态势较为明显。
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制造业投资连续8个月下行,或系“三重压力”仍待纾解。主要原因是一是民企利润仍负增,限制投资扩产意愿;二是在做大做强央国企的背景下,对民营的政策支持需进一步显性化;三是内外需均转弱,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投资扩产必要性不足而明显放量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或存“空转”。
第二是地产投资增速走弱。今年1-2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为-5.7%、显著好于预期,主要与土地购置费异常高增有关。从高频开工来看,地产建安投资未有实质性改善,因此土地购置费的不确定因素消退后,地产偏弱的基本面开始显现。
财联社:降息落地之后,很多人认为下一步货币、财政政策都还需加码,你怎么看?应该加码在何处?
李湛:一般来说,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是常规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降息之后仍可能再降准。此外,PSL、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工具也可能继续推出或扩容。作为再贷款的一种,同时也是“准财政”工具,PSL可能再次被启用。由于PSL期限较长,可推动政策性银行调增中长期基建贷款,支撑企业中长贷保持较高水平。
我们注意到,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成为常态化的针对特定领域的支持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关注地方存量债务化解、城投化险的实质性举措;与基建相关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特别国债等。6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和延续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缓解企业人工及原材料成本等。据此推断,后续也可能推出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降低企业成本的其他政策。
美联储继续加息对国内影响有限
财联社:美联储鲍威尔近期为加息风险划下红线,这是否意味着美元加息接近顶部?如果下半年加息两次,对国内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