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12:09:02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岁末年初之际,公募基金发行热度不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日,有119只公募基金(A/C分开计算)跨年发行。其中,偏股混合型成为主力军,占比近四成,为36.13%。此外,中长期纯债型和“固收+”类分别有19只和10只。
此外,还有51只基金等待发行,从类别来看,包括了中长期纯债、指数增强、偏债和偏股混合等多类。
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比较高
数据显示,从类别来看,在跨年发行的119只基金中,包括了偏股和偏债混合型、纯债、FOF和被动指数型基金。从数量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据较大比例,多达43只,占比近四成;其次,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也有19只,占比为15.97%。
从偏股混合型基金布局领域来看,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包括碳中和、大消费、高端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例如华商研究回报一年持有期、嘉实优享生活、东方高端制造和光大保德信专精特新等。
对于消费类别的布局,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内需板块值得期待,主要是政策支持和产业周期运行规律所致。“未来几年,消费赛道会有重大突破,整体市场投资逻辑会从增量式投资逐渐变成存量式投资。存量式投资要建立结构性思维,而结构性思维则需要在众多消费细分赛道里寻找出符合未来消费者偏好的细分领域。”
华商研究回报一年持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童立告诉记者,展望2023年,市场机会或将显著提升,具备投资机会的行业或许会更多。“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周期的开端,扩大内需是2023年政策发力的一大重点,相关行业也有望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对于布局“专精特新”领域,光大专精特新拟任基金经理崔书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些年,在政策大力扶持下,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专精特新”板块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部分公司已经突破“卡脖子”技术。与此同时,在全球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硬科技”是一国产业竞争的核心,现阶段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侧重点在于产业链短板的供给侧优化,发展“硬科技、硬制造”,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下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超百只ETF待审批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119只基金中,有2只为ETF产品,产品数量和拟发行规模占比均不高。不过,从后续布局来看,ETF产品呈现出持续火热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日,待审批的ETF数量高达113只,融易新媒体,除了增强策略类之外,还有生物医药、有色金属、沪港深等多只主题类指数基金。此外,已审批待发行的ETF有28只。
从近一个月结束募集的16只ETF来看,多数产品募集规模不足5亿元。具体来看,最高募集规模为71.2亿元,有8只产品募集规模在8亿元至70亿元之间,其余产品募集规模均在5亿元以下。
回顾2022年,ETF总份额较年初增加4142.54亿份,增幅达40.34%;总规模为1.5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85.15亿元,增幅为6.95%;日均成交额达到1145.53亿元。2022年全年新发行105只ETF基金,ETF基金数目达到754只;其中,份额增加最多的行业为信息,目前有7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多的主题为生物医药,有25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多的指数标的为科创50指数,有9只基金跟踪;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大商所豆粕期货价格指数,有1只基金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