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9 01:15:02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99%的原因在于电池起火。”一位长期研究电池的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在受到外力撞击或遭尖锐物品刺穿时,可能导致内部结构受损,从而引发热失控。在充电或静置状态下,动力电池包内部短路或其他电化学反应也可能引发热失控。
“中国消防”微信公众号2024年共披露10余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汽车召回事件发现,共232万辆汽车因存在“起火风险”遭召回,38.07万辆为新能源汽车,其中28.3万辆涉及电池问题。
“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概率和燃油车相近,低于0.005%。”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多个品牌涉及“起火”事件
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2024年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件超30起(仅指能确认汽车品牌),包括极氪、小鹏、深蓝、问界、小米、蔚来、埃安、特斯拉、极狐、奔驰等。仅少部分汽车品牌公开回应了起火原因。
以极氪为例,2024年公司对5起起火事件进行了公开回应。其中,一起为动力电池受到严重撞击,电芯变形挤压导致车辆起火;一起经初步勘探发现车辆电池底板破损,未明确起火原因;三起仅公布动力电池电压等参数指标正常,未公布起火原因。
究竟来看,2024年11月26日,极氪009在云南省保山市G5615高速公路上发生起火事件。极氪法务部12月5日回应称,因交通事故引发极氪009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撞击到前方货车掉落的传动轴、齿轮等金属异物导致着火。根据事故认定书,初步结论为动力电池受到严重撞击,电芯变形挤压导致车辆起火。
2024年8月,长安汽车旗下深蓝SL03在行驶途中起火,短暂自行熄灭后又复燃。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当时回应称,起火车辆在行驶中轮胎压到空心破损石砖,石砖翘起尖角直接撕裂电池底板,刺穿两颗电芯,电芯起火。根据邓承浩发布的事故车辆照片,涉事车辆前端底盘遭划开一道口子。
邓承浩表示,得益于深蓝超级增程金钟罩电池包内大量的防火隔热控烟降温设计,事故车辆底盘出现明火后25秒自行熄灭。而对于复燃一事,深蓝汽车未公开回应。
2024年,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多次遭曝起火。4月26日,一辆问界M7在山西运城发生交通事故,撞上养护车后起火,车内三人不幸遇难。随后,问界方面回应称,事故车辆前机舱遭高温部件或线束短路火花引燃,前机舱左侧先起火,后火势蔓延至整车,动力电池包未发生自燃。
2024年,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SU7多次遭曝起火。从公司公开回应的两起事件看,均为人为操作不当,车辆发生撞击,导致电池底部受损严重、电池局部遭明显刺穿等引发起火。
部分品牌仅公布起火事件,融易新媒体消息,未公布进一步侦查结果。
从厂商公开回应的情况看,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包括:电池包受损诱发热失控、其他可燃物引发起火。
一位长期研究电池的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电池本身就是一个能量储存装置,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出现大范围明火,99%的原因与电池有关,包括电池本身起火,或其他因素引燃电池。”
诱发起火原因较多
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测评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斌表示,国内电动汽车火灾诱因包括碰撞因素、外部因素及车辆自身因素。其中,碰撞引发的火灾数量约占25%,外部因素约占16%,车辆自身因素占59%。
“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包括行驶中的碰撞、电池老化、电控系统故障,以及长时间驾驶后立即充电或不规范充电等行为,其中电池热失控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微信公众号“中国消防”发文表示。
湖南大学教授黄沛丰曾在博士论文中表示,锂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在受到加热、针刺、挤压、冲撞等情况下往往会引发隔膜熔断,导致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在高温作用下电极材料会发生多种放热反应,热量持续堆积可能引发电池火灾。
朱西产把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概括为两大类:碰撞起火,机械损伤导致电池隔膜破裂,引发热失控;在电池过充或过放的情况下,锂离子析出可能引发热失控。
《2024新能源车险发展报告》显示,根据2022年1-11月新能源车起火事件报道统计,22.67%的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16%的车辆在行驶时发生自燃,38.67%的车辆在静止停放时发生自燃,9.33%的车辆因碰撞引发起火,其他原因导致起火占比为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