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23:49:48来源:澎湃新闻
日前,包括上汽集团(600104.SH)、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601633.SH)、长安汽车(000625.SZ)、广汽集团(601238.SH)、赛力斯(601127.SH)在内的A股上市乘用车企业先后披露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上述6家车企合计总营收达3958.02亿元,净利润为131.09亿元。
其中,上汽集团营收最高,为1430.7亿元,而净利润最高的则是比亚迪,达到了45.69亿元。
从增长来看,背靠华为的赛力斯整体增长情况最为优秀,不仅业绩创下新高,还实现了扭亏为盈。
赛力斯、长城业绩大增,“迪王”表现平稳
2024年一季度,赛力斯业绩亮眼,营收265.61亿元,同比增长4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5亿元,同比增长135.12%,实现扭亏为盈;一季度毛利率也提升到了21.5%。
赛力斯表示,一方面是AITO问界系列市场表现持续向好,带动规模效应显现;另一方面是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多重举措下,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销量方面,赛力斯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8万辆,同比增长374.77%。尤其是以AITO问界新M7及M9为代表的问界系列表现优异。数据显示,AITO问界新M7上市七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7.4万辆,问界M9上市三个月累计大定超过7万辆。
长城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8.6亿元,同比增长47.6%;净利润32.28亿元,同比增长1752.55%。
对于净利润的暴增,财报称,主要系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结构优化,带动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业绩指标达成结果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针对营收增长,长城汽车表示,主要系报告期整车销量增长及单车收入提升所致。
从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不难发现,长城汽车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的暴增主要是基于去年的低基数。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长城实现营收290.39亿元,同比下滑13.63%;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多达89.34%。
销量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销售新车27.53万辆,同比增长25.11%。其中,新能源销量5.92万辆,同比增长112.82%;海外销量达到9.28万辆,同比增长78.51%。
比亚迪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9.4亿元,同比增长3.97%;净利润45.69亿元,同比增长10.62%。销量方面,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2.6万辆,同比增长13.4%。
比亚迪已经成为车市价格战的最大推手。2024年春节结束后,比亚迪的主力车型汉、唐、秦、元等悉数推出低价版本,降幅普遍达数万元。主力车型大幅度降价并未对比亚迪的利润造成明显影响。财报显示,比亚迪第一季度毛利率仍高达21.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上汽和广汽营收、净利双跌,长安净利大跌超八成
上汽集团业绩出现了轻微下滑。上汽集团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30.7亿元,同比下滑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4亿元,同比下滑2.48%。
销量方面,1-3月份,上汽终端交付量达到113.2万辆,同比增长9.3%,保持行业领先;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销量达16.8万辆,同比增长117.5%,远超行业增速;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到26.9万辆,同比增长21.3%
相较于上汽集团的轻微下滑,广汽集团业绩下滑则尤为明显。
财报显示,广汽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46亿元,同比下降19.12%;净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20.65%。
广汽集团表示,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第一季度采取了积极去库存措施,融易新媒体消息,但由于库存降低、运营效率提升以及碳酸锂动力电池价格下调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整体毛利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毛利额同比增长85.5%,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95个百分点。
广汽集团的业绩恶化,与其高度依赖日系合资车企不无关系。以广汽丰田为例,在广汽集团整体销量中,广汽丰田占比约四成,是销量最高的板块。2024年,广汽丰田产销情况连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近30%。
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最为严重的是长安汽车。
财报显示,长安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70.23亿元,同比增长7.14%;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下降83.39%;汽车销量69.21万辆,同比增长13.9%。
增收不增利,长安汽车将此归结于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财报显示其投资收益同比下降96.43%,降至1.77亿元,公司称主要因去年同期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影响。
长安汽车受价格战影响严重。民生证券研报称,长安汽车一季度单车平均售价为7.6万元,同比下降1.1万元,环比下降2.7万元;毛利率14.4%,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5.1%,主要系价格竞争激烈,公司加大促销力度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