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6 19:21:56来源:法治日报
虽然根据法律法规,捕获的野猪遭严禁售卖,但有不少地区出台规定,依法依规猎获野猪的可以获取一定奖励。在此背景下,不少护农队成立,他们在农业区域进行定期巡逻,监控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但记者在侦查中发现,视频平台涌现出越来越多打着“合法护农”旗号,猎捕和处理猎物方式存在违规的账号,他们以野猪为头号捕杀对象。
这些人打野猪有多凶猛?
一位名为“镇雄户外”的用户称自己手下一条年仅5岁的猎犬“下得二哥打底就有400来个”,称自己在陕西“护农”一个多月就控制野猪种群100多头条。
一位名为“老朱”的用户发布了一条受伤严重的猎犬,称“好歹也下了过百的佩奇(野猪)。受了这么多伤,年纪也有了。为什么还这么猛”。
记者注意到,他们的直播和视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没有展示捕猎画面,但一直会有山林画面,还会通过其他人的语音和主播讲述捕猎过程;另一种比较血腥,直接展示捕猎画面,比如一群猎狗撕咬野猪等。
记者以“护农”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直播间达数百个,主播们大多在夜间使用强光灯、猎犬直播搜寻、猎捕野生动物。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些“护农队”展示的视频来看,猎犬们撕咬的明显不是野猪,而是其它野生动物;还有人直接在直播中说,只要胆子大,打到的“大货”随便吃和卖。
猎套捕猎惨不忍睹
“需要什么产品,打到公屏上,我拿到镜头前给大家看”“果园稻田,樱桃草莓,农田葡萄,专用防鸟网买三送一”……伴随着介绍,名为“防鸟网加工”的主播拿出各种网眼大小的防鸟网,除了告诉直播间观众如何使用,还直言抓“长尾巴,很漂亮(的鸟类)”很有用。记者注意到,在主播橱窗界面,防鸟网遭归入户外装备和垂钓用品一类。
“大家在直播间不要直接讨论,别传到猫(警察)的耳朵里,否则我没法带大家探险了。”4月14日,在“热成像”直播间,主播正展示自己带货的高清热像仪。虽然已是深夜11点,树林里伸手不见五指,但热像仪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只野兔的轮廓。
“红牛(环颈雉)都是在麦地里,不上树。晚上大耳朵(野兔)也多。”主播正和观众讨论着,突然他安静下来,“来货了,在树上,你看仪器里有多少只,我把镜头往上点给大家看看。”随后,主播用手电筒爆闪照野生鸟类,在强光刺激下,鸟短暂失明一动不动。讽刺的是,该直播间简介写着“本直播间是一个正能量直播间,主要是搜寻救助一些受伤的小动物,无任何不良诱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勿伤害”。
有些主播会在视频和直播中讲解老鼠夹,但从主播介绍和实际展示画面来看,卖的商品其实就是野猪夹。他们通过个人简介和评论区引流到社交平台进行交易,并附上自己或其他买家的使用视频。
还有主播使用龙门套等猎套,其由钢索、踏板、弹簧和报警器组成,一旦陷阱触发便会发送消息到手机App上,捕猎者就可以按照陷阱的编号前去“收货”。
公开资料显示,猎套捕猎可能是世界上最残忍的虐待——动物遭索套牢牢套住,拼命徒劳地挣扎,有的挣得关节脱臼,有的啃咬钢丝套弄得满嘴是血,有的野猪原地刨出近一米的深坑,有的因为猎人长期没来检查而饿得只剩一把骨头。更多的是挣扎累了,无助地卧在原地等死。
从“护农队”分享的视频来看,他们自己的猎犬遭猎套困住好几天才找到,有的猎犬直接遭夹断腿。
而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明确禁止在自然保护区以及禁猎期禁猎区实施猎捕行为,禁止使用猎夹猎套以及夜间照明行猎。
监管不足治理不易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有大量短视频内容和直播,看上去并不缺乏违法交易野味和不法盗猎线索,但想要有效治理并不容易。
杨先生说,仅凭视频、图片、聊天记录等单个线索看,很难判断是否已经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无法直接管,而作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的林草局,又很难依靠网络平台呈现的有限信息,比如仅凭一个网络账号去锁定并查办盗猎分子,就算查到,要坐实盗猎行为还需要一系列证据。因此,很多地区违法捕杀野猪可能不会遭起诉,甚至公安都不会受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