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5:24:35来源:解放日报
Sora让“一句话生成视频”成为可能,却也让不少内容创作者感到担忧——未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会彻底取代人类成为文化产品的创作主体吗?当AIGC完整介入,人类的创造力会随之变得薄弱吗?届时,人们引以为傲的“创意”与“灵感”又是否需要遭重新定义呢?
记者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教授解学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共同探讨当AI深度介入文化生产,我们所面临的变局、抉择与应对之法。
AI的再度“进化”
周末周刊: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Sora生成的作品时的情景吗?当时是什么感觉?
解学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教授):第一次看Sora生成视频时还是有点震撼。没想到,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人工智能模拟现实物理世界真实场景的强大能力已经提升至新的发展阶段。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第一支放出来的长达60多秒的视频——一位时尚女性涂着明艳的口红,穿着黑色皮夹克上衣、红色长裙与黑色短靴,戴着墨镜,既悠闲又充满自信地走在潮湿的街道上,身后则是布满霓虹灯牌的东京街道夜景和各色时尚着装的行人……这段视频呈现出影视大片的既视感,也代表着Sora在模拟仿真现实物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
张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其实,在ChatGPT问世之后,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进行AI内容视觉化的探索了。当时有业界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左右会有能形成比较连贯的成熟的画面的生成工具,没想到Open AI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交出了Sora这样一份答卷。我个人觉得,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领域,人类的预判很可能失效。
周末周刊:但在这之后,Sora还是犯了些常识性错误。比如,在考古现场凭空出现一把悬浮的塑料椅子,人物跑动方向与跑步机履带传送方向相反等。
解学芳: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其实不论是ChatGPT还是Sora,我们都能或明显或模糊地感受到一定的“拼凑感”。
这一方面是由于机械式创作,AIGC模式下人工智能的生成能力所产生的“幻觉”会模糊人类创意与机器填充之间的边界。“真实”常常是伴随着不完美的,AIGC会过于追求“精确”,从而缺乏不完美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主体性情感的缺失则会让人感到这些作品有些许“空洞”,尽管Sora中的人物在基本动作、基础表情上能自如展示,但在眼神、微表情等需要传递深层含义的领域尚有进步的空间。
张铮:我认为这里的问题需要分开来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Sora作为一款产品,它的确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进步空间。但产品本身的局限,只能代表某一技术路径在目前阶段的局限,并不足以由此对AIGC未来的能力加以判断。
人类的认知水平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提升的。现在的人们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笃信“地心说”,甚至愿意为此牺牲时,只会感叹时代的局限性,但绝不会质疑人类的认知能力。这就是我想说的——受限于多种因素,AIGC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完全与人类作品的质量齐平,但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就是,未来有一天,AI做出来的内容将与人类做出来的别无二致,甚至更好。
周末周刊:未来,融易新媒体消息,AIGC还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吗?其主要发展方向可能会有哪些呢?
解学芳:未来,AIGC模式可能会以“全知全能”的形象介入多个应用场景。其中影响最大的依然会是新闻信息、图文设计、小说等领域,包括文学作品、绘画、短视频、游戏乃至长视频、影视制作等文创内容的生成;而在内容运营和传播智能化领域、数字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元宇宙内容生成等方面,AIGC也都将有所突破。
张铮:我个人比较期待AI在创意生成上的突破。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AI的算法已经经历过几次迭代,其中,生成式算法到2014年才诞生。也是在这个算法问世后,人工智能才进入自主创作阶段。因此,一个新的算法,完全有可能带来AI在文化生产力上质的飞跃。
另外,我期待大模型+小模型的组合能诞生个性化AI。在文化创作领域,我们不仅需要基础性工作,更需要将不同领域的信息融会贯通,形成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未来AI是否能真正成为一个输出独特创意的工具,这是我更关心的问题。
重塑产业,明晰边界
周末周刊:目前,AIGC已经部分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据统计,抖音和小红书有约5%~10%的内容为AI创作,一旦AIGC全方位介入人类的文化生产领域,会带来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