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8:15:02来源:北京日报
破解养老机构监管难题,保障老年人权益
本市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
养老机构线上能监管,签约服务全程可追溯。针对养老机构存在的服务质量不高、监管机制不健全、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本市在全国首创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合同监管,保障老年人权益。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养老服务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首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示范文本修订让收费更透明
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监管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在主题教育中,市民政局以做好“每月一题”养老机构监管工作为契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养老机构的签约问题集中发力。
养老服务合同签约成为关注的重点,并非偶然。2022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到相关诉求2262件,其中反映养老机构退费难、签约不便、合同存在“霸王条款”问题的超过半数。为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从今年3月开始,本市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工作。
“网签工作完全是围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来设计和考量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民政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修订了《北京市养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了合同内容,让收费更透明,从源头上消除了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不合理条款。
根据这一规范文本,服务合同要求养老机构逐项填报收费项目,并且限定了收取预付资金的上限。“我们规定,预付资金不得超过月养老服务费用标准的4倍。比如一家养老机构的月费是5000元,那么预付费就不能超过2万元。”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规定,可以让老年人和家属对机构收费“一目了然”,还能防范大额预付资金风险。
合同网签全程留痕严格监管
有了规范的养老服务合同文本,如何保证养老机构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时候,合同网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据了解,合同网签是通过统一的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操作,网签合同自带水印,防范伪造。另一方面,合同网签全程留痕,民政部门可以随时调取、查验,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督,从而严格落实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保证养老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合同网签的推行,不但维护了老人的权益,还受到了养老机构的欢迎。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近期新入住的数十位老人已全部采用网签的方式进行签约。目前该院正陆续开展部分老人的合同续签工作,这些合同也将采用网签的方式完成续签。
“网签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省去了老人等待的时间。”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李强打开电脑,演示了养老服务合同网签的流程。只需要动动手指,几十页的合同就能自动录入系统,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李强介绍,过去签合同需要来院里签,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或者监护人在外地,就需要邮寄合同。一来二去,耽误了很多时间。
王笑梅的母亲今年93岁,入住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已有9年。王笑梅常年居住在国外,只能委托亲戚当监护人。“有了网签,合同续签就更方便了。”王笑梅说。
全市已网签养老合同7000余份
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在全国属于“首创”。截至目前,融易新媒体,全市养老机构已签订网签合同7000余份。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靶向发力,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除了全面推行养老服务合同网签外,还严格落实北京养老服务网升级建设、加强预付资金管理等5件实事,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养老服务网、北京养老服务小程序和北京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正在紧张调试,将于明日正式上线。届时,本市将为老年人及社会各界搭建起供需对接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养老服务全要素记录、全流程监管、全口径分析的全息管理机制,从而持续推动一体化监管。此外,市民政局还将通过养老服务标准创制、依托星级评定工作“以评促改”,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改进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