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6:06:01来源:澎湃新闻
“催收巨头”湖南永雄集团昨日发布停业声明又撤回,引发了市场对于催收行业的极大关注。这对催收行业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催收行业的发展伴随着不少投诉、执法案件,正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有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整体行业的暴力催收情况是改善的,催收方面的监管力度也在增加。但是,如何让催收行业有法可依、阳光化发展,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永雄集团被调查,合作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
5月25日,“催收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下称“永雄集团”)在官方微信号发布《告全体员工书》一文,宣告集团决定从5月25日起停业。其中提及,4月3日、4月10日和5月19日,其4家分公司179名员工被安徽警方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目前,共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但随后,永雄集团又发布了关于撤销《告全体员工书》的情况说明一文。5月25日午后,这两篇文章均显示已被发布者删除。
有永雄集团内部员工向澎湃新闻透露,公司现在统一口径,不接受采访。澎湃新闻记者曾多次致电永雄集团,对方均答复称,关于前述事件具体关注我司发的其他声明,“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公司会统一发声明。”接近安徽警方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相关案件正在侦办中。
官网显示,永雄集团是国内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集团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分支机构遍布全国20多座城市,在信用卡、消费金融等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科技研发等多领域发展,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标准、高效果、全产品、全周期的个人信贷不良资产管理服务。
永雄集团曾试图赴美上市,但无疾而终。据永雄集团2019年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招股说明书(F-1文件)显示,2019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5亿元,较2018年同期2.93亿元增长75.8%;净利润为3233万元,较2018年同期4744万元下降31.9%。2016年至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765万元、1.1亿元、1.24亿元。
今年1月,永雄集团创始人、总裁谭曼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永雄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超8亿元;2023年将努力实现人员规模稳定1万人以上、年营收1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1亿元以上、新增客户单位10家以上等年度任务目标。
招股说明书提及,在2017年、2018年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里,永雄集团分别从信用卡应收账款催收服务中获得96.6%、80.5%和72.3%的收入,从互联网贷款催收业务中获得3.1%、19.5%和27.7%的收入。
永雄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自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集团与中国十大商业银行中的七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和业务关系,还为某些大型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服务。
催收行业曾经历高增长,委外催收需求正呈下降趋势
中国的催收行业诞生于2003年,还曾出现了一段高增长期。
永雄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根据iResearch的数据,中国催收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由大约3000家公司和机构组成,市场参与者包括国内律师事务所、小型催收机构和大型私有的消费者应收账款管理公司。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催收市场的总收入以48.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增长,而同期美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
但近些年,受到AI等新技术的影响以及监管方面的合规要求收紧,金融机构对于委外催收合作需求呈现出减弱趋势。
一位互联网金融业从业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业内机构的催收业务一向是内催与委外相结合的模式。一般都由内催处理M1(逾期1个月)、M2、M3这类短账龄的资产,而将M3+的长账龄资产分派给委外进行催收。但是不同机构的标准不一样,有甚者会将M1+的直接通过委外作业。尽管各家机构不一样,但是那些难催的,或者M6+的,基本上都是委外合作。”
他提及,不仅是现金贷、消费贷,哪怕是银行信用卡,核心当然是风控和资产,但真正产生利润,或者说能够稳住业务规模和利润的,其实还是贷后环节的能力,其中包括收回的成本和效率。
另一位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一般情况下M3以内是以内催为主,M3之后会有部分委外、部分做债务包转让,M3以上的逾期客户回款比率相对较低,因此用内催的成本高、效率低。但近些年,AI技术的发展让金融机构可以在不扩大人力规模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逾期债权,加之委外的合规风险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声誉,所以综合来说,金融机构对于委外合作需求是日渐减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