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8 04:10:01来源: 中国经济网
6月19日,《中国金融行业非法贷款中介研究报告》发布暨圆桌沙龙直播活动在清华大学建华楼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省反诈中心、新网银行、新华财经联合主办,活动主题为“铸盾守金、新质启航”。活动现场,来自反诈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真知灼见,聚焦“AI技术助力防范电诈”“多方携手共促金融安全”等金融行业热点话题,探讨行业治理新路径。
妥善解决非法贷款中介治理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贷款中介作为连接借款人与金融机构的桥梁,扮演着促进资金融通、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角色。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机构偏离合法、合规轨道,找漏洞、钻空子,从事不法贷款活动。这些中介在初期通过各种不当手段,比如虚假担保、伪造材料等,牟取不法利益,形成了所谓的“非法贷款中介”。
没有金融安全就谈不上金融发展,更谈不上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运行。为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新网银行、新华财经组建课题组,共同编制《中国金融行业非法贷款中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旨在深入剖析中国金融行业非法贷款中介的起源、现状及其对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活动现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经管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陆瑶教授发布并解读了这份报告。她介绍,非法贷款中介是指以不法牟利为目的,无合法经营资质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材料、收取高额费用、实施贷款骗局等欺诈手段从事贷款中介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课题组发现,这类组织或个人具有不法性、多样性、隐蔽性、欺诈性、逐利性等显著特征。陆瑶指出,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法律和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这些非法贷款中介的作业模式通常包括身份包装、全网展业、千层套路、不法牟利等。究竟套路涉及信息隐瞒与误导、隐藏费用与高额收费、资料包装、AB贷、职业背债以及诱骗客户贷款等,手段多样且复杂。
要从根本上铲除毒瘤,陆瑶表示,妥善解决非法贷款中介治理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究竟而言,可从完整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引导贷款中介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立法与法规修订和促进跨公司合作与信息共享等五方面共同完善相关机制。
多方凝聚力量,共筑金融反诈防线
金融信贷业务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资金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
在圆桌沙龙环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张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庞家任、四川省反诈中心综合防范支队支队长罗彦加、新华财经副总编辑陈冉围绕着“聚焦贷款中介乱象,共筑金融反诈防线”主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张凯表示,非法贷款中介的危害性强,而且危害是不对称的,“它往往伤害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最脆弱、最需要保护那一群人。”
四川省反诈中心综合防范支队支队长罗彦加强调,电信网络诈骗在大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能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生命安全。谈及电信网络诈骗的应对挑战,他从三方面进行了剖析,“一是这些诈骗迷惑性强,非法分子利用人性弱点炮制话术;二是钱一旦遭骗,往往就到了境外,增加追赃挽损的难度;三是类似AI换脸、AI变声等人工智能的出现加剧了电诈犯罪的发生。”
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火热,人工智能技术遭寄希望为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如何破解犯罪分子利用技术实施犯罪的难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庞家任指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防范治理非法贷款中介和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