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7 08:30:01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个贷业务收益率是高于对公业务的,所以零售业务仍遭很多银行视为提高资产收益率的主力。”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银行的零售存贷利差仍然显著高于其对公端,开展个人按揭贷、消费贷以及经营贷等具有性价比优势,有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和盈利水平。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调整存款产品,中小银行也继续跟进“降息”步伐。这是银行业今年以来压降资金成本的最新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净息差收窄压力之下,银行不得不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在资产端定价难以突破、收益率屡屡走低的情况下,降低负债成本成了不少银行的当务之急。
除了负债端降低资金成本,在资产端,多家银行也在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信贷投放路径,做好精细化定价,寻找信贷资源配置的差异化增长点。
调整负债端产品
民生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融易新媒体消息,因业务政策调整,该行将于6月13日起停止随心存自动购买服务和利多多到期自动续存服务。届时,已经在随心存、利多多账户内的资金可持有至最近一个终止日,持有期满结息并转入活期结算账户。
随心存是民生银行的一款开放式人民币现金管理型智能增值服务产品,而利多多是该行通过直销银行提供的一款人民币特色定期存款产品,开立账户后按协议约定条件存入资金,可随时支取全部资金。
此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还正式停售了其半年及以上期限的大额存单产品,大额存单货架已经仅剩1月期、3月期短期限产品。国有大行、股份行中,不少银行或是无三年期大额存单在售,或是表示额度不足。同时,银行大额存单收益率优势也在逐渐淡化。
近段时间,多家银行一直在陆续调整存款产品。例如,在上个月,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厦门银行等纷纷下架智能通知存款,已办理个人智能通知存款业务的客户,于最近一个结息日办理结息并自动解约,产品本金及利息将自动转入活期账户。
中小银行则再度掀起存款“降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黑龙江、山西、河南、湖北、贵州、广西、广东、上海等地农村中小银行,对活期或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调降。此外,本季度初,银行还对手工补息作出了整改和清理。
应对息差收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举措是银行顺应息差下行趋势、主动压降负债成本压力的体现。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在负债端进一步下功夫、降低资金成本、加强息差管理是银行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数据,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度跌破1.7%关口,降至历史低位1.69%,跌破了净息差1.8%的警戒线。而今年一季度的净息差仍在收窄。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上年末减少0.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的1.74%,下降0.2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LPR重定价、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贷款置换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将进一步延续,银行的净息差还有收窄空间。同时,近日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也会给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带来压力,如果未来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调整,也会给商业银行净息差带来进一步影响。
息差压力之下,银行不得不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在资产端定价难以突破、收益率屡屡走低的情况下,降低负债成本成了不少银行的当务之急。
监管层面也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例如,中国人民银行5月10日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要“确定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防范高息揽储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资产端发力探索
除了发力负债管理,从负债端优化存款结构、合理控制付息成本等,在资产端,多家银行表示,将探索更加多元化的信贷投放路径、做好精细化定价,寻找信贷资源配置的差异化增长点。
在个人贷款方面,优质的个人按揭贷款是各银行重点发力稳住的业务。在如今定价难以再“内卷”的情况下,不少银行瞄准通过业务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客户。
“个贷业务收益率是高于对公业务的,所以零售业务仍遭很多银行视为提高资产收益率的主力。”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银行的零售存贷利差仍然显著高于其对公端,开展个人按揭贷、消费贷以及经营贷等具有性价比优势,有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和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