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30 09:20:02来源: 中国证券报
“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最契合信托业务本源、最能发挥信托优势的业务,就是资产服务信托,特别是其中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但实践中,个别机构缺乏顶层规划与战略布局,盲目跟风开展业务,甚至恶意低价竞争,很难在此类业务中找到盈利模式。”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调研了解到,“三分类”实施近一年时间里,很多信托公司发力创新业务,特别是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有很多新动作、新进展。但整体来看,行业目前发展仍处于“跑马圈地”的竞争阶段。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开展相关业务时报酬较低,很难挑起信托公司创收和盈利担子。而作为行业基本盘,目前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都有各自掣肘之处。
专家认为,信托公司不应该跟风做业务,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做差异化转型业务,集中突破业务瓶颈,补位非标业务的萎缩。同时,信托业需要进行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重塑、商业模式再造、风险管理能力和人才储备的提升,这些非一日之功,需要时间打磨。
寻找新增长引擎
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自去年6月实施至今已近一年,记者调研发现,在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中,体现与其他金融机构差异化、独具信托特色的资产服务信托成为新规颁布后行业转型的抓手和展业重点方向。
“市场前景最为广阔、最契合信托业务本源、最能发挥信托优势的业务,就是资产服务信托,特别是其中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此类业务市场容量巨大,不仅有可能做成独立的业务模式,而且对于信托公司其他业务如资产配置等,也有非常好的协同作用。”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告诉记者。
“行业内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出现频率很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家庭服务信托等业务特别容易受到重点关注。”一家中型信托公司人士说。
“从近一年来的实践看,固收类信托计划、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等均是信托公司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向,而且在这些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以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为例,除了之前发展起来的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也得到了较大力度推广。”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自“三分类”实施至去年末,资产服务信托新成立19046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4708.41亿元,规模占比57.03%;资产管理信托新成立10862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18416.76亿元,规模占比42.51%。“资产服务信托的成立笔数及规模均大幅超过资产管理信托,信托公司整体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回归本源及转型升级工作正在路上。”中国信托登记有限公司副总裁刘铁峰表示。
一些头部公司已经有了成果。“去年全年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6625亿元,其中资产服务信托占比约55%,资产管理信托占比约44%、公益慈善及其他信托占比约0.86%,资产服务信托比重最高,契合‘三分类’新规指引,凸显了资产服务信托对行业转型的重要性。”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族信托遭业内誉为财富管理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包括信托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抢滩布局的重点。“转型压力凸显之下,资产服务信托等创新业务遭公司寄予厚望。这些业务也有较高的规模考核要求,比如在家族信托部门,部门副总以上级别拉业务的门槛都是10亿元起步。”某信托公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随着财富管理信托普惠化趋势加深,信托投资人规模未来有望通过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等实现扩展,给行业未来发展带来增量。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业务让“领头羊”公司尝到了甜头,也让跟随者们看到了希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是信托业回归本源的重要方向。财富管理业务作为资产管理的上游业务,是资管机构的必争之地,信托公司利用自身制度优势参与财富管理业务水到渠成。
创收盈利贡献待提高
曾刚表示,资产服务信托市场空间很大,但收入低且竞争激烈,尚难以支撑信托行业保持此前的业绩增长水平。
“实践中,个别机构缺乏顶层规划与战略布局,盲目跟风开展业务,甚至恶意低价竞争,一方面,难以将此类业务做成盈利模式,对公司发展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后续的运营管理、客户维护及事务服务跟不上,将影响客户体验,甚至出现法律风险、操作风险乃至声誉风险。”杨祥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