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13:33:23来源:新媒体
“只有修好天路,筑成天网,才能确保‘天车’安全飞行。”5月17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江西低空经济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建议,各地在积极布局新赛道过程中,应因时因地制宜,制定高效合理规范的通航空域飞行审批制度,加快空域管理改革,筑牢发展基础。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今年“低空经济”首次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正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随着场景和技术日益完善,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应该加快解决目前基础设施待完善、协同管理不畅通、安全监管盼提升等诸多问题,保障低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修路筑网持续完善低空经济“新基建”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是城市交通的空中篇章,将带来交通出行方式的巨大变革。多名与会嘉宾表示,应加快规划建设低空飞行道路,持续完善“新基建”,满足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做好低空航空产业经济,需要在互联互通、大数据平台和区域网络建设方面等有所创新,首要关键是修好低空‘天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闫楚良表示。
空域是低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向锦武介绍,一方面可以建立“天路”的分类划设标准和灵活使用机制,提升低空空域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建设低空空域数字孪生系统,以三维空中地图、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础,建立“天图”,合理规划低空飞行航路航线。
保障安全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向锦武认为,要发挥智慧低空新基建的优势,完善低空智慧新基建。在建设基础设施网、空中航路网、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低空服务网“五网融合”的低空智联网基础上,打造新一代的低空经济数字化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感-传-算-控-管-服”一体的智慧空域管理系统。
“低空空域开放后,由于无人机等低小慢飞行器数量大增,增加了空中交通管制的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表示,目前低空经济发展在法规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架构等方面还存在未整合、不衔接的现象,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全覆盖、全时段、全空域的监管,让各类通航飞机真正飞起来。
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成“一哄而散”
“当前,至少有24个城市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热度之下,避免同质化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挑战。”向锦武认为,只有因地制宜,才能避免“一哄而上”成“一哄而散”。
“以每个城市都必须有的应急消防为例,无论是消防作业还是救援指挥,亦或是灾害监控,融易新媒体消息,在与低空技术相结合后都有着更好的效果。”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罗亮生认为,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城市自身优势相结合,做到效率与经济的最大化提升。
“目前的低空经济可分为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和航空消费类,它们都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向锦武介绍,未来随着天路畅通及天车通航,由低空飞行器构建的空地紧密协同的立体交通网,将极大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刘大响看来,江西除了有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的基础优势,还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飞行环境,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不断探索拓展应急救援、消防灭火、农林植保、文旅观光、物流运输等更多低空应用场景。
向锦武表示,各地要注重低空经济规范化发展,同步建立完善的低空飞行平台的制造、配件供应和应用服务体系,以及行业技术标准和合作机制,从而形成全面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推动低空经济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