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0 05:00:30来源:新媒体
2月8日,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同时发布重磅指引——《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X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沪深交易所采取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报告期内持续遭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北交所不对《可持续发展报告》作强制性披露规定,鼓励公司“量力而为”。
据中国基金报,业内人士表示,《指引》的发布,有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引导各类要素向绿色可持续领域聚集,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五种能力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有助于让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上市公司从同行脱颖而出,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从而进一步提高估值水平。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明确披露范围
此次规则设置充分考虑上市公司发展阶段、披露能力,通过强制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方式,有节奏、有步骤、差异化地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速度。
披露主体方面,上交所明确,报告期内持续遭纳入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披露议题方面,按照强制披露、不披露即解释、引导披露和鼓励披露的层级对不同议题设置披露要求。
深交所明确,融易新媒体消息,报告期内持续遭纳入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与年度报告同时披露,报告主体和期间应当与年度报告保持一致。
同时,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应当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报告》设置的议题中识别每个议题是否对企业价值产生较大影响(财务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相应议题的表现是否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影响重要性),并说明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分析的过程。
北交所则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特点,此次规则不对《可持续发展报告》作强制性披露规定,鼓励公司“量力而为”。此外,还设置了缓释措施,平衡信息质量和成本控制。
据券商中国,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共有约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家数再创新高;有3161家公司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家数占比超过全部上市公司的六成。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这个比例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64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排放量的情况,其中近500家详细披露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量,迈出了从定性披露到定量披露的关键一步。
明确ESG披露议题
《指引》规定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上市公司应当围绕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对拟披露的议题进行分析和披露,以便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为应对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行动。
根据《指引》,环境信息披露部分针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等重要环境议题提出了披露要求。上市公司需按照四个核心内容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治理、战略等内容,《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也对气候适应性、转型计划、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排措施、碳排放相关机遇等披露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