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9 02:36:02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多家国有大行密集发布了2022年业绩报告。翻看年报,从住房金融、到普惠金融、再到消费金融,多个数据传递出金融服务大众的温度和力度。担当大行责任,不忘金融初心,国有大行在践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方面,愈走愈深。
发力住房租赁
托举百姓“安居梦”
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助力大众实现“住有所居”,多家国有大行正在积极探索。
在我国房地产金融领域,建行一直是引领者和探索者。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建行率先推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要买房,到建行”的广告语那时可谓家喻户晓。而进入到新时代后,建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政策要求,于2017年将住房租赁确定为全行战略,主动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培育租赁市场,努力打造“要租房,到建行”的新品牌。
“探索服务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主动参与培育住房租赁生态,发起设立全国第一支住房租赁基金,构建‘投、融、管、退’的完整服务闭环。”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日前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了建行推进住房租赁战略的成效。
建行持续推进住房租赁战略的成果在年报中已全面显现。
——住房租赁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截至2022年末,建行公司类住房租赁贷款余额2421.92亿元,较上年增加1087.31亿元,增幅81.47%,支持住房租赁企业超过1000家、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超过600个。
——支持住房服务子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运营。截至2022年末,建行子公司建信住房“CCB建融家园”平台企业用户达1.6万户,个人用户超4300万户。管理房源超过16万间,开业运营的“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超过200个。
更为重要的是,建行还从解决住房租赁领域长期资本投入不足、传统债务工具覆盖不够等问题入手,通过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股权投资。
去年11月,建行推动设立建信住房租赁基金,主要投资于房企自持住宅、商用物业等闲置资产,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市场化长租房。作为首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发起设立住房租赁基金,建行充分发挥“打样”作用。“目前签约落地有13个项目,总资产规模超过了42亿元。将为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提供租赁住房7600套。与万科、北京首开等企业成立了子基金,后续会在广州、重庆等地落地子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提供优质的资产,助力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下沉普惠金融
服务帮扶“小生意”
普惠金融是近年来国有大行业务布局的重中之重,专注于大行业、大企业的传统大行,业务日渐下沉,把服务的触角越来越深入到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日前公布的六大行年报可看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速均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建行已经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截至2022年末,建设银行监管口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2.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9%;普惠金融贷款客户为25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8.92万户。
2022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较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2022年末,建行普惠专员近2万人,累计组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250余家,已挂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2500余家;建行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客户打造的一站式专属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建行惠懂你”APP授信客户199万户,授信金额1.64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72.62万户和6462.71亿元,创历史新高……年报中的一组组数据,更凸显出建行普惠金融的成色。
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建行也积极响应号召,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经营下沉,在保持法人贷款优势的同时,打造普惠个人经营第二赛道。据了解,建行探索构建个人经营类群体的专属信贷服务体系,全面推出“商户云贷”“首户快贷”“个体工商户抵押快贷”等主打产品,联合政府部门、协会、商会、第三方机构等多方力量,开展“惠市惠企”专项行动,为更广大经营主体提供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务。
据年报披露的数据,“小微快贷”等新模式产品累计提供信贷支持8.83万亿元,服务客户352万户;其中“个人经营快贷”2022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超5100亿元,服务客户超7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