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新媒体
快捷导航 融易新媒体

经济

热点追踪

自媒体

主页 > 财经 >

既测评又带货 “以商养测”谈何“客观公平”?

时间:2023-03-22 11:55:02来源:新媒体

  随着内容电商、种草广告等新兴业态崛起,不少打着专业测评和体验类的内容也随之流行。这类测评内容往往主打专业、真实的人设,以此获得粉丝和用户认可。但随着测评类内容的泛滥,不少媒体调查发现,测评内容的背后,却是营销和带货变现的商业化路线。

  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2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对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了体验式调查,结果显示,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商测一体,背后是内容与广告的界限问题。用户以为自己看的是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评测,但商业收入的介入,使得这些评测内容也变成了“广告”。而这种处在模糊地带的“软广”,加上公信力、专业化的包装,就变得更具诱导性。

  实际上,测评类的内容一开始之所以受到用户欢迎,正是因为用户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中,迫切希望能够有客观独立的内容来指导决策。但商业变现的短期追求,融易新媒体,却逐渐使得测评类平台的公信力正被吞噬。按照上述报告数据,存在类似的“广告与内容”模糊问题的测评类账号,竟然超过九成,足以看出该行业当前的真实状况。

  从商业逻辑上看,利用专业性的包装来误导用户,自然比传统的广告效果要好,但从商业伦理的角度看,用伪装的内容来做营销,甚至直接“带货售卖”,则涉嫌虚假营销。

  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在消耗内容账号及平台的公信力来进行短期套利。其首要伤害的是消费者的正常知情权,存在刻意诱导和虚假营销的嫌疑。其次,则是伤害了互联网内容生态,大量打着客观旗号却在“以测养商”的账号,使得公众对于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失去了信任,最终侵蚀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因此,应当设置合理的规则,让客观真实的好内容获得更多流量,严格规范以测为名搞兜售的营销账号,划定报道、内容与广告之间的红线。不能让过度短视的商业化行为,破坏了测评内容乃至第三方测评行业的健康生态。

近期热点

最新消息:港股午评:恒指低开高走涨0.11% 申万H股破发大跌近 04-26

最新消息:雪山贷实控人疑似失联 一周前宣布将赴美上市 04-27

大博医疗(002901.SZ)2018年净利润升25.68%至3.71亿元 拟10派5元 04-27

中国环保科技(00646.HK)拟发行4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 05-02

融易媒体: 豪华车企寒冬凛冽!宝马一季度利润暴跌逾70% 拨备 05-07

热门文章
热点 热点追踪 网站首页 热点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