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3 19:13:01来源: 经济参考报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而商业银行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商业银行多管齐下,通过发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创新各类金融产品等方式,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根据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6月末,人民银行通过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分别向金融机构发放低成本资金1827亿元和357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相关贷款3045亿元和439亿元,带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逾6000万吨。
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于2021年11月创设,两大工具精准直达,正撬动更多银行资金投向我国绿色低碳领域。
以碳减排支持工具为例,该工具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相关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福建某海上风电企业拟开发“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系福建省首个国家能源局批复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约22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4.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06万吨、二氧化硫0.62万吨、氮氧化物0.31万吨。
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国银行莆田分行主动上门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并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审批放贷,15天内完成授信,目前已投放碳减排贷款2.87亿元、期限长达17年,并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红利,调减该笔贷款利率至LPR下浮120个基点,为项目建设提供低利率、长周期信贷资金保障。
绿色金融债券对标中国绿债新原则
绿色金融是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推手,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正式发布,这是首个融合中国实践情况与国际标准的绿色原则框架,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迈上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中国绿色债券原则》要求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要100%投向绿色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利于提升绿色债券的‘纯度’,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摩根大通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陈洁表示。
而伴随着《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的发布,银行纷纷发行对标该新原则的绿色金融债券。9月1日,招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发行2022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这是全国首单适用《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国家开发银行10月13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全球投资人成功发行120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次发行严格按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筛选募投项目,同时自愿遵照《绿色债券原则》和《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募集资金将主要优先用于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等绿色项目,经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认证,环境和社会效益明显,融易新媒体,绿色等级为G1。
另外,农业银行近日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所对接的绿色信贷项目,不仅满足《中国绿色债券原则》,还对标最新发布的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是该目录下最大规模绿色金融债发行。
陈洁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碳”目标之下,中国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制度不断完善,为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绿色债券在二级市场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这一类投资标的表现相对比较稳健,投资者投资意愿更强,形成了让资金进一步流入绿债市场的正向循环。
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不断创新、丰富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题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文章称,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需求、丰富和优化绿色金融市场供给结构的重要基础。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近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银团独家牵头行和可持续发展协调行,在市场上率先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