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17:06:06来源:融易新媒体
夜路”走多了,总有一天会掉沟里去,精华制药对此正深有体会。
2月29日,精华制药发布业绩快报。据其披露,过去1年,上市公司将发生亏损2.66亿元,同比下降215.61%。这是精华制药登陆资本市场后业绩降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其第一次出现“亏损”。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中国质量万里行》制图
正印证了那句俗话“要么不出问题,一出问题则是大问题”。
“祸患”早于2015年5月就已埋下。彼时,精华制药以38325.71%的增值率收购如东东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力企管”)100%股权。增值之大,至今都可以在并购重组史上留名。
这笔收购所形成巨额商誉,精华制药计划在2019年会计年度计提减值,“业绩变脸”随即将临。
事实上,上市第二年,精华制药走上“买买买”。尝到“甜头”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进而踏入“穷途”。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公司上市后就不断对外收购,说明上市时其主体业绩持续增长能力不强,需要通过收购来维持成长。商誉高则说明精华制药为了收购给出过多的估值,也表明其对收购的被动性和急迫性。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也向《中国质量万里行》分析表示,精华制药后期的收购,其自身没有搞清楚“哪些是该买的,哪些是不该买的”。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没有理明白自己“买买买”的原因。
很多药企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产品战略,也即哪些依靠收购,哪些依靠自建,融易新媒体,哪些依靠自己研发,哪些通过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来扩大自己产品结构性竞争优势,这是买的目的。
巨额商誉“爆雷”
“爆雷”并非没有预兆。
如若不是“2018年下半年,东力企管与山西某公司洽谈并购”,巨额商誉减值在2018年度就会发生。据精华制药在回复深交所问询中披露,后者主要从事甲基肼、偏二甲基肼生产销售,是东力企管主要竞争对手。2019年,该公司主要经营者离职,继8月发生火灾事故后,9月又发生爆炸事故。
至此,东力企管并购也随之终止,“重组带来的市场预期落空”,精华制药如是回复深交所关于“计提商誉减值的及时性”的问询。
事实已经证明,上述并购只是将巨额商誉减值往后了推了1年。存在着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终将无所遁形。
据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精华制药实现营收12.0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28%和215.61%。从数据可以看到,精华制药过去依靠“买买买”来做大营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更糟糕的是,业绩也已陷入“亏损”深渊。
对于亏损,上市公司将原因归结为“期内对收购东力企管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3.82亿元所致”。
只是需明白地是,主营业务销量下滑对其亏损也“功不可没”。据其2019年中报,去年上半年度,精华制药第一大业务中药制剂和第二大业务化工医药中间体所实现收入均在下跌,同比跌幅相应为4.05%和26.73%。
正如史立臣所言,这几年连续的政策环境下,精华制药主营业务单元都不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板块,且上市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结构存在很大的政策性风险和经营风险。
实际上,业绩缓增早于2017年就已出现。当年,精华制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5亿元,仅增长6.24%。缓增背后,莫过于上市公司对收购东力企管所形成的商誉计提了4209.28万元减值。
将时间推至2015年11月,精华制药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6.92亿元,向蔡炳洋、张建华和蔡鹏3人购买其持有的东力企管100%股权,这一代价较东力企管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增值率为38325.71%。据其2015年年报披露,该收购产生商誉5.67亿元,可谓“埋雷”。
彼时,蔡炳洋、张建华和蔡鹏对东力企管2015年-2017年业绩承诺为“分别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不低于5200万元、6240万元和7737.6万元,合计不低于19177.6万元”。
只是在前两年实现业绩承诺后,东力企管于2017年“掉了链子”。当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仅为5816.14万元。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东力企管业绩持续大幅下滑,分别实现净利润3318.42万元和748.28万元。较之收购之初,已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