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1 16:38:40来源:中国网财经
图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董强教授(左)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教授(右)
“在年轻偏头痛患者尤其是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部分年轻患者的状况区别于传统老年患者的“三高”问题,值得我们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董强说。
在近期临床研究中,揭示了一个潜在关联——卵圆孔未闭(PFO)作为一种心脏先天性异常,它与偏头痛及卒中之间存在三角关系。这一发现使偏头痛成为了与卒中风险高度相关的“非传统”危险因素。
在4月27日中国卒中学会举办的中国神经内科医师卒中/头痛规范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上,其中有一个主题就是《卒中与头痛:共病及挑战》“任务艰巨而长远,中国卒中学会成立头痛分会的目的之一是汇聚致力于头痛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专业团队。这些团队如同种子,将向下播撒,教育更多基层医院的医生。”董强补充介绍说:“头痛学会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教育普及、患者积累,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研究队列和数据,与国际头痛研究并驾齐驱。中国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应当贡献自己的数据,参与国际对话。头痛分会的成立是一个起点,如同中国在中风急性期研究领域的迅速崛起,现在国际会议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和数据展示。”
偏头痛诊断率不足15%,学科建设亟须加强
图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王永刚教授(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教授
“偏头痛是一类全球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跨越人种和地区,全球平均发病率为约15%。值得注意的是,半数偏头痛患者在20岁前发病,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每月头痛发作超过四次,这类患者就需要早期预防治疗。偏头痛虽不至于致命,但每次发作严重限制患者日常功能,相当于暂时失能。在所有偏头痛患者中,约10%最终进展为慢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超15天并持续三个月以上,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质量,这一比例在总人口中约为2%,值得我们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王永刚说。在他看来,尽快解决当前我国头痛专科医生队伍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上述挑战,202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在王拥军、崔丽英、曾进胜和蒲传强等主委的积极推动下,成立了头痛协作组。此后又在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了头痛分会,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个一级学会下专注于头痛诊疗领域的二级分会。
“学术组织的成立,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训中国更多的神经内科医生来参与头痛的诊疗。自去年10月至今,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学苑’项目已覆盖我国12个省份,成功举办了12场头痛教育活动,已有超过3000名神经内科医师获得合格证书,有效增强了头痛诊疗力量,使得更多头痛患者能在当地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王永刚介绍。
此外,头痛学会的成立也将推动我国头痛领域的本土化研究,董强说:“目前,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头痛研究队列,希望通过头痛分会组织,依托国家中心资源,建立中国的头痛研究平台。这将有助于统计国内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的实际病例数,评估医疗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化,新疗法的实施比例及其效果,进而减轻社会负担。”
偏头痛,融易新媒体消息,切不可只镇痛,更需要长期管理
偏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单侧或双侧的剧烈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对气味敏感等症状。根据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Study 2016, GBD)研究,偏头痛是仅次于腰痛的全球第二大致残性疾病,也是50岁以下人群首要致残原因,其发病率及疾病负担随着社会进步和知识爆炸时代而显著上升。
“这与人脑不断进化的压力直接相关。现代人从小学到博士,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给大脑带来巨大负荷,这也是为何许多人在学习或工作强度增加时易发生偏头痛,而休息和睡眠成为缓解偏头痛的关键,就如同给手机充电一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恺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