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21:00:02来源:界面新闻
据彭博社2月23日报道,苹果公司正在进行一个可追溯至乔布斯时代的项目——无创连续血糖监测。也就是,在无需刺破皮肤取血的情况下,进行血糖监测。前述报道还表示,苹果认为在达到重大里程碑之后,其最终可将这种血糖监测的方式推向市场。
由此,“无创血糖监测”这一概念再一次被提出。在苹果传出消息的当日,血糖监测头部领域公司德康医疗(DexCom)和雅培(Abbott)的股价均出现波动,两家公司盘中一度跌超3%。
血糖仪是用来监测血糖的一种仪器,使用群体大多为糖尿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指南中,糖尿病患者均建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被认为需应用血糖监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公布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63亿人。因此,糖尿病监测的使用群体不在少数,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这也为诸多公司争相布局奠定了基础。
并且,“不流血测血糖”的无创血糖监测也被喻为是“医学研究的圣杯”之一。而与有创、微创类血糖检测技术相比,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能免去采血带来的痛苦、创伤和感染风险。并且,它无需试纸等耗材,更环保,附加费用也更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进军无创血糖监测领域。除了苹果,还有华为、小米、三星等,但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在医疗领域施展功力,是因为在无创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是要通过算法建模方式来推断血糖值,从而实现测量目的。当然,算法建模的数据来源是多样的,其背后的主要技术路径有光学类和非光学类两大类。
但无论是哪一种,其目前的精准度都有待提升。当前的技术水准处于能够检测出是否患有高血糖疾病,但对于实时数值判断,仍有较大误差。事实上,与无创血糖监测的相关讨论,已经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了多年。
以光学类方法为例,这是一类以光作为信息载体的方法,可形象理解为是将一束光聚焦在人体上,再利用传输光的强度、相位、偏振角、频率以及靶区组织散射系数等信息与血糖浓度密切相关的特点,通过提取这些信息的改变,间接测得血糖浓度。
由此可见,无创血糖测定的实质是一种对相关性测定,意味着要围绕人体其他指标变化情况来“猜”,而在离开了血液中的葡萄糖这一直接依据之后,就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实现难度。
再具体以光学大类下属的红外光谱方法为例,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包括:在生物内部组织之中,水、蛋白质、脂质等成分与葡萄糖吸收峰存在严重重叠,使得单一的血糖吸收峰不能够清晰呈现;并且,不同人体以及同一个人的温度、心率、血压等复杂的生理变化都会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复杂多变的影响。
此外,在外部条件之中,监测条件及环境,如探头的位置与压力、仪器间断使用造成的微小温度变化,测量部位的温度、湿度、光的入射面积、角度等测量条件变化,都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基于前述原因,尽管从1980年起,就有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红外光谱实现人体血糖的无创监测,但至今也没有出现革命性产品。目前,在这一技术领域,沙特阿拉伯的Althobaiti和印度的Joshi等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检测方式,核心突破均为可降低干扰项的影响。
和无创血糖监测这一方式相对应的是“有创”,也是目前的主流技术。有创血糖监测中,和血糖仪配套所用的试纸叫血糖试纸。其整个操作大致为:患者消毒指尖以后,用针刺破指尖,把血液滴在血糖仪的试纸上面,在血液和血糖试纸进行反应,最后利用血糖仪把血糖来监测出来。而在指尖采血式的测量办法中,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和电化学法是两类主要方式,简单可理解为一种看颜色变化,一种测量电信号。
整体而言,这两种方法除了都“有创”之外,另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测量用的试纸属于一次性消耗品;二是,影响这两种方式测量准确程度的相关因素均不少,包括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影响;以及,采血量的多少,血滴的大小也会影响测定结果。不过,电化学法血糖仪采血量相对更少,数值也相对更精准。
目前,血糖监测产品已经升级到“微创”,除了指尖采血,已有动态血糖监测仪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它们是将一个小型传感器敷贴在上臂背侧,并将一根细小的柔性探头植入皮下,再配合使用扫描检测仪扫描传感器后,即可获得葡萄糖读数。这类产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采血,但价格普遍比传统类试纸类产品要高。不过,血糖检测类产品中,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价格差异较大。当前,强生、罗氏、雅培、三诺、怡成、鱼跃、艾康等在这个领域的市占率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