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23:51:02来源:界面新闻
12月7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下简称新十条)。新十条指出,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新十条还指出,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国内共已累计获批/紧急使用共13款新冠疫苗。而在12月5日前后,又有四款新冠疫苗密集官宣被纳入紧急使用。这四款疫苗分别为:神州细胞的重组新冠病毒二价(阿尔法/贝塔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项目代号:SCTV01C),三叶草生物的SCB-2019(CpG1018/铝佐剂)疫苗,威斯克生物/四川大学的重组新冠疫苗(Sf9细胞)威克欣,北京万泰与厦门大学、香港大学合作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
随着防疫政策逐渐调整,外加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时间也已过一年,不难推断,上述四款新疫苗将至少会成为新的加强针接种选择。不过,在新冠疫情第三年的尾声,关于此前接种新冠疫苗如今的保护效力还有多少,也是热议的话题。
其中关注度最高的便是,接种疫苗后的中和抗体(体液免疫)随时间衰减,是否会致新冠疫苗保护效果不如此前。是否还需要继续接种第四针疫苗。
中和抗体是一种用于防止细胞被某种抗原或感染原侵害而具有保护力的抗体。其原理是通过与感染性粒子的表面结构(抗原)特异性结合,阻止乃至中和粒子与其可能感染和破坏的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由中和抗体引起的免疫称为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因为免疫系统会在任何感染发生之前消除传感染性粒子,并对无突变的感染粒的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
中和抗体随时间衰减是不争的事实。据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于11月11日刊发在《自然》杂志的通讯文章《第四针新冠灭活疫苗将体液免疫重新分配到N末端结构域》(《A fourth dose of the inactivated SARS-CoV-2 vaccine redistributes humoral immunity to the N-terminal domain》)发现,接受三针新冠灭活疫苗6个月后只有15%的体液免疫反应仍然存在。该研究共有38名年轻医护人员参与并接种了第四针新冠灭活疫苗。
不过,“虽然中和抗体(体液免疫)随时间衰减是不争的事实,但普通民众不能简单理解为疫苗保护效果也出现衰退或者说疫苗保护力已经消失”,疫苗专家陶黎纳向界面新闻表示,除了中和抗体(体液免疫)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还包括细胞免疫、黏膜免疫抗体等因素,只不过除中和抗体外的其他因素暂时难以定量,业内也无明确标准,因此均主要采用中和抗体来判断疫苗免疫效果的强弱以及推测保护效果的高低。
目前,通常所说的新冠疫苗保护力包括两个方面,即预防感染与预防重症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