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15:14:10来源:互联网
《投资者网》葛凡梅
近期,“辣条第一股”卫龙(9985.HK)陷入了“缺斤少两”的争议之中。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卫龙旗下产品魔芋爽遭曝克重不足,标称每包重15克的卫龙魔芋爽,实际称重却只有8.9克,且8.9克实际称重包含了包装袋的重量。
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并登上热搜。随着舆情的持续发酵,卫龙一天之内为产品“缺斤少两”两度道歉。然而,消费者对卫龙的质疑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作为一个成立24年的品牌,卫龙辣条产品在消费者中广为人知。在“克重不足”事件的背后,卫龙产品也已连续涨价多年。
价格高企,缺斤少两,辣条也变“刺客”了?
遭指“缺斤少两”
卫龙产品出现缺斤少两,消费者向卫龙官方客服提出问题,却反被质疑“你不是普通消费者吧”?
这一幕正是近日卫龙缺斤少两事件中真实发生的场景。据媒体报道,近日,网民“燕子哥”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购买的卫龙魔芋爽在称重时发现重量不足,包装上明确标注为15克的产品,实际重量却分别为12.6克和8.9克,且称重时包括了包装袋。
事发后,“燕子哥”拨打卫龙客服热线讨要说法,就上演了开头的一幕。“燕子哥”表示,他是在联系厂商寻求解决办法无果后,才在网上发布相关视频。该视频随即引发了广泛舆论关注。
随着舆情的持续发酵,卫龙官方的态度发生较大转变。5月23日下午,卫龙通过其抖音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就消费者近日反映的15克魔芋爽产品重量不足的问题表达歉意。
卫龙表示,已经与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了积极地沟通,并根据相关政策妥善处理了问题。同时,卫龙也立即启动了内部自查,重点检查产品生产和质量检测流程。
当日晚间,卫龙的官方微博账号@卫龙美味又发布了一封《致消费者书》,再次就该事件向消费者致歉。
卫龙表示,针对产品净含量不足的问题,已经与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合作进行了产品净含量的抽样检查,并将在检查报告完成后对外公示,且欢迎第三方质量检测公司随时到工厂及产品在售市场进行抽检工作。
另外,卫龙称会邀请消费者进厂探访,实地参观工厂生产车间,时间安排为每月一次。
消费者测量卫龙产品重量(左图)卫龙发布道歉(右图)
产品连年涨价
卫龙产品克重不足,在遭指缺斤少两的背后,卫龙辣条产品(即“调味面制品”)近年来也持续涨价,以魔芋爽、风吃海带为主的蔬菜制品也维持在高位。
目前,卫龙的产品主要有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以及豆制品,其中辣条产品仍是营收的拳头产品。根据年报,2023年,卫龙的调味面制品营收为25.49亿元,营收占比为52.3%;蔬菜制品的营收为21.19亿元,占比43.5%;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营收为2.04亿元,占比4.2%。
近年来,卫龙产品价格上涨引发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以魔芋爽、风吃海带为主的蔬菜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27.6元、28.1元、27.4元、31.1元、29.6元,尤其至近两年该产品类别每千克平均售价维持在高位。
在营收占比过半的辣条产品,也呈现涨价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14.3元、15元、15.1元、18.1元、20.5元。2023年与2019年相比,累计涨价幅度约为43.36%,一度高于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卫龙产品涨价,也导致销量大幅下滑。以辣条产品来看,2019年至2023年,公司该产品类别销量分别约为17.33万吨、17.95万吨、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尤其是近两年大幅涨价之后,销量已出现较大程度下滑。相较2020年,卫龙辣条2023年销量少卖了6.92万吨。
销量下降,这也导致卫龙调味面制品产能利用率的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产能利用率分别是57.1%、48.3%。
价升量降,卫龙调味面制品的营收及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也出现下降,由2022年的27.19亿元降至2023年的25.49亿元,营收占比则从58.7%降至52.3%。
对于消费者而言,像辣条这类休闲零食,市场上有着较多的产品可供选择。相较于平价同类产品,卫龙产品逐年上涨的价格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高端化不只是涨价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是由出生湖南的刘卫平,于1999年在河南创立。最初,融易新媒体消息,他受到漯河当地牛筋面的启发,发明了第一根辣条。
凭借“辣条”这一单品,卫龙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前期主要以透明袋的普通辣条为主。自2015年开始,卫龙开始向高端化转型,推出白袋包装的产品,实现了从低端辣条形象的突破,提升了产品的精美度和价格,从而在市场上实现差异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