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18 02:14:22来源:新媒体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财富领航员 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稍有分化,沪指在平盘线附近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则持续下探。午后,整体市场继续走弱,沪指也有所下探。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92%、跌2.06%、跌3.49%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28家、跌停股(剔除ST)28家,显示市场情绪低迷;个股涨跌比474:4591,个股平均涨幅-3.28%,亏钱效应显著,两市成交额8052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83%。北上资金净流出5.92亿。
昨天大盘跌幅虽然不大,但从个股平均跌幅超过3%来看,市场无疑是被受了一次重挫。在上周强劲反弹之后,突然来这么来一下让人意外,而之所以如此,应该主要是源自外围扰动的影响。
这个扰动就是这则新闻:据华盛顿邮报1月27日报道,特朗普正在为与中国的大规模新贸易战做准备,这位前总统已与顾问讨论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大家都知道,美国新一轮总统大选已拉开了序幕,随着美国共和党籍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党内初选中以较大优势获取两连胜,他与竞选连任的民主党籍现总统约瑟夫·拜登再次上演2020年的两人对决概率大增。而美国最新的民调结果显示,拜登的支持率近期落后于特朗普,也就是说特朗普有不小的几率再次成为美国总统。大家也都知道,在特朗普上一次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发动了针对中国的贸易战,2018年的A股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也跌了整整一年。因此,上述新闻在结合过往的历史,自然会让投资者感到担忧。
其实,锐叔在周末时也看到了这则新闻,只是觉得这应该属于远虑而不是近忧,毕竟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要等到11月才会有最终结果,所以没在昨天的早评中提这事儿。没想到其还是对昨天的行情产生了较大的扰动。不过,锐叔现在还是认为这属于远虑而不是近忧。事实上,昨天下午北上资金从最多时流出65亿多到最后只流出了5亿多,等于是午后回流了近60亿,从侧面反映外资并未因此产生明显的担忧。那么,我们是不是有些过虑了?
当前,一方面,近期各类稳增长、稳市场政策频频出台,包括“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大盘在央企权重股的托底下易涨难跌。另一方面,基于年初宏观流动性和微观资金面的相对宽松、业绩真空、政策博弈等驱动因素,A股历史上2月为春季行情的核心区间,2000年以来2月上涨概率为78%并远高于其他月份。此外,央行将在2月5日降准并且降低再贴现利率,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势头,而且,历史上来看,央行一季度进行降准时,A股当年春季行情通常有较好的表现,比如:2019年1月4日,融易新媒体消息,央行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此后大盘区间涨幅高达32.7%;2015年2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此后大盘区间涨幅高达47.2%。
因此,锐叔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更多看到当下市场的各种积极因素,继续坚定看好春季行情。至于短期目标,大概率会去回补之前留下的3017至3022向下跳空缺口。在相应的操作层面上,目前也继续建议轻仓者逢低加仓、重仓者耐心持股待涨。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仅银行逆势收涨,通信设备、软件服务、互联网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结合涨幅超过5%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无明显活跃板块。
昨天,市场呈现普跌格局,按不加权方式,银行是唯一尚能逆势收涨的行业板块,中特估则是唯一尚能逆势收涨的题材板块。而它们的表现之所以如此坚韧,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之前国资委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的利好支撑。关于央企的“市值考核”,锐叔应在上周四和上周五连续两天的早评中,都给大家重点解析过并提示过相关受益方向。而在最新消息面上,中新社记者29日从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此外,国资委还提出,2024年要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考核,引导企业加快优化布局结构,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而在1月26日,《学习时报》也曾刊发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章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央企改革,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因此,今天锐叔再基于上述信息,来谈谈科技央企。经过长期政策酝酿催化,新一轮国企改革正蓄势待发。2023年10月1日,国资委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首次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行动纲领,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指南也正式亮相,其中,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引导企业做强主业,加快推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整合重组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央企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重要战略力量,业务布局多涉及国计民生领域,在聚焦中央企业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科技类央国企有望迎来发展机遇。究竟来看,科技类央企主要为中国电科和中国电子两大主力军,同时,地方国资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发展,推进资产证券化和高质量发展,央国企有望在信息化创新领域扮演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