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6 04:56:57来源:互联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004年11月18日,当第一颗科学试验小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和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飞人”创造历史的消息激荡神州之际,一颗文化的种子在特区深圳破土而出,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开幕。自此沐风栉雨,茁壮成长。
弹指岁月去,文事于此兴。
5月23日,人们在第二十届文博会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这是一个产业交易平台、一个文化交流窗口和文明交汇之地。16万平方米的巨大展区,6000家参展单位、3万名海外采购商、6万名国内采购商……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采购商齐聚于此,共襄文化盛举。
背靠辉光日新、兼收并蓄、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立身自信自强、贯通中外、守正创新的今日中国,20年来文博会日新月异,见证了中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文化第一展”正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5月23日,人们来到第二十届文博会参观。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以交易助推产业腾飞
交易是人类的本性倾向,它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长。
23日的深圳,一场文化盛宴如期而至,参展、观展、交易在此汇聚。
从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从艺术·设计·国潮展到国际文化贸易展,从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到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观展的人潮在8个巨大的展馆里来回涌动。
从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到难得一见的齐白石《金秋蔬果图卷》、张大千《山水手卷》、徐悲鸿《天马图》、傅抱石《溪亭观瀑图》等名家真迹,1个主会场加52个分会场,带来琳琅满目的“精神食粮”。
这一文化盛事,已在深圳扎根20年。
时间的指针回溯到2003年,特区深圳遭落实为国家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彼时的深圳,决定举办文博会,如同当年创办蛇口工业区那般,有点石破天惊,也遭不少人不看好。
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产物,首届文博会在报批立项时便得到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年内3次“升格”,由深圳市到广东省、再到国家主办,成为第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展会。
事实证明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首届文博会“一炮而红”。
二十载初心不改,“第一展”砥砺前行。
如今,文博会的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16万平方米,展商数量从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10个增加至108个,每年吸引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交易实现价值,促进分工,催生和壮大产业。
2003年,怀着一腔文化事业梦想的栾立银来到大芬村。当时的大芬村,还处于初创阶段,业务主要靠香港洋行的加工订单,外贸多是零散订单。那时他没有想到,竟然还能“画”出一个产业来。
5月23日,观众在第二十届文博会现场选购汉字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但是,文博会来了。栾立银说,首届文博会将唯一的一个分会场设在了大芬村,在大芬村举办了令人震撼的千人同时作画活动。自那之后,宣传推广跟上来了、国际买家来了、各地代表团来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了,大量的交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