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16:50:02来源:互联网
每次翻看自己拍摄的那些关于母亲的照片,眼前就会浮现这些感人的故事片段,我深深感动于母爱的坚韧与伟大。
(一)
黄乜鲜背着儿子黄必华上学的画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位家住广西河池市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板江屯的母亲,以瘦弱之躯日复一日背着儿子黄必华上学,从初中一直背到大学。
↑在广西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黄乜鲜背着儿子黄必华上三轮车(2018年2月26日摄)。
↑在广西东兰县高级中学,黄乜鲜背着儿子黄必华前往6楼的教室(2020年5月9日摄)。
2018年2月26日,广西东兰县高级中学即将开学。那天,我赶到板康村板江屯时,天还没大亮,但黄乜鲜早已起床做起了准备,照顾儿子洗漱、做早饭、收拾行囊……
她的儿子黄必华读小学时因病致下肢瘫痪,黄乜鲜家境清贫,丈夫身体差,夫妇两人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双腿残疾的儿子无法自食其力,“读书是他唯一的出路”,他们决定让因病已离开校园三年的黄必华回到小学课堂,由黄乜鲜的丈夫每天背着他去学校。
黄必华上初中时,黄乜鲜和丈夫到学校附近租房,一边打工一边背儿子上学。黄必华读初中时,黄乜鲜的丈夫因病不幸离世,背儿子上学的重担落在了黄乜鲜的身上。
黄必华到县城上高中后,黄乜鲜住到学校给他们母子俩免费提供的宿舍里,每天背儿子到教室上课,照顾儿子的生活,空闲时在学校小卖部打零工赚点生活费。
2018年2月26日,板康村板江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黄乜鲜收拾好后,把儿子背上三轮车,“突突突”沿着盘山公路往20多公里外的县城奔去。
到了东兰县高级中学,黄乜鲜把儿子从三轮车上背下来,刚把满车的行装卸完,上课铃就响了,这位50岁的母亲背着儿子穿过校园小道,一步一个台阶,融易新媒体消息,朝着教室走去。“上学才是他唯一的出路,我不知道还能背多久,但能背一天我就坚持一天。”从儿子的教室回到宿舍,这位看不懂汉字听不懂汉语的母亲,擦擦额头的汗水,用壮话一句一顿地和我说。
↑在广西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黄乜鲜用三轮车载着儿子黄必华行驶在上学的路上(2018年2月26日摄)。
↑黄必华在上学路上为妈妈黄乜鲜整理帽子挡风(2018年2月26日摄)。
2020年5月9日,我再次见到这位母亲。当时,黄必华的教室在六楼,黄乜鲜每天背着儿子上下教学楼要六个来回,从来没有迟到。“有时候,见我背得太累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也会主动帮忙。”黄乜鲜一脸感激。
母子俩日常生活开支几乎都压在黄乜鲜一个人身上。她家里种有三亩田,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去打理。平时,她在照顾儿子之余,在学校捡拾废旧物品卖钱补贴生活费。“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下去。”黄乜鲜说。
↑在广西东兰县高级中学宿舍,黄乜鲜在择菜,黄必华在看书(2018年2月26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