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8 13:35:01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婷婷
房地产新政相继落地,城中村改造也迎来重大利好。
11月15日上午,据《中国建设报》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确定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
在此之前,住建部部长倪虹于10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倪虹表示,据侦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提出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
基于此,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此次明确表示,扩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地级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根据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这些城市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均可以获得政策支持: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适用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除此之外,也要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
此次通知强调,各地要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统筹考虑商品房的存量和增量,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城市危旧房改造可参照执行。
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区位等需求,缩短群众在外过渡时间,让群众尽早住上新房;对城市来讲,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同时,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接下来,要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由外延粗放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通知明确,各地要确定好城中村改造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严格确定“一项目两方案”,即每个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资金平衡方案等。这样既能避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又能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各项支持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这一轮城中村改造,也将充分释放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中指研究院测算,若按套均100平方米计算,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可带动约1亿平方米住宅销售,对市场总量的贡献约为10%左右,这部分需求进入市场,有利于推动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100万套改造体量中部分需求有望在今年年底和2025年转化为实际销售,对新房销售将形成实质性带动。从改造体量上看,未来也存在进一步增加的空间。”中指研究院指出。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杰认为,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推进城中村改造,与当地商品房库存去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可产生多重好处,比如可增加改造居民的安置住房选择面,给予居民更多选择自主权,更容易实现安置需求精准匹配。
其次,也能缩短安置中的过渡周期,让群众可以尽快住进新房,改善居住条件;而且,也可大大缩短项目改造周期,有助于减少改造项目的不落实性等。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推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并扩围到地级市,既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彻底解决城镇化遗留问题和未尽事宜,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新市民融入城市的问题。
李宇嘉,过去十几年,各个城市的开发范围都在快速扩张,产生了很多新的城中村,并遗留了土地利用低效、消费安全隐患、居住质量较差等问题。因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将城中村改造扩展到各地级市十分必要。
“重点明确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也说明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中村改造的力度会明显提振。”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明确要确定好各项政策支持,尤其是确定“一项目两方案”,这其实是要求各地做好工作,加快项目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