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4 13:55:01来源:和讯汽车
曹操出行也在招股书中表示,一部分募资用于投资自动驾驶,将与吉利集团合作部署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且正与业务合作伙伴启动无人出租车计划。
不少正在排队IPO的出行公司也早已布局了Robotaxi业务。享道Robotaxi 于2021年上线,已在上海嘉定、苏州相城等区域开展常态化载人示范应用。T3出行于2021年在苏州启动了Robotaxi的公开运营,去年发布国内出行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阡陌大模型。
进度更快的“萝卜快跑”已经能大范围运营Robotaxi。在今年一季度,萝卜快跑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达到约82.6万单,累计订单超过600万单。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已经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作为对比,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单量,大概也在20单。
根据汽车咨询服务机构IHS Markit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的总规模将显著增长至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无人车服务)将占据主导地位,贡献高达60%的市场份额,即1.3万亿元。这意味着快速崛起的Robotaxi快速崛起无疑会对传统网约车市场带来不容小觑的冲击与重塑,二者的较量将趋于白热化。
谁能成为下一个领导者,目前尚难定论,但Robotaxi落地所带来的担忧情绪,已经在当下开始酝酿。
争议
每轮技术革新,都将勾勒出一个新纪元,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这轮变革中分到蛋糕。实际上,随着无人出租开始运营,越来越多的司机陷入了自己即将失业的恐慌和焦虑中。
萝卜快跑正式上线后,多位武汉跑网约车司机在社交平台发声,“现在是‘僧多粥少’,司机本就吃不饱,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出现,无疑给原本就处于困境中的网约车司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有司机在社交平台表示,每天挂着滴滴、高德等三四个平台,每天大约跑10个小时,流水多的时候400多元,少的时候只有100多元。除去充电等开支,平均一天只能到手150元左右。
这是一个运力本就饱和的行业。2023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大众该市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交通局发布2023年1—10月网约车投资经营风险提示,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月均出勤接单(每月有接单记录)的网约车车辆约5.9万辆,仅占中心城区网约车总数的53%。以现有订单量规模,实际上很难支撑中心城区11.1万辆网约车全部参与运营服务,车辆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
订单少的同时,为了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网约车平台不断调整运价策略,融易新媒体消息,并减少了对司机的补贴力度。压力传导至末端,为了维持生计,许多网约车司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有的甚至以车为家,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甚至15小时。然而,即便如此辛勤付出,他们的日均流水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水平。
这种情况下,如果萝卜快跑以及类似的无人出租车,在武汉以及全国各地迅速扩张,不仅是对传统网约车市场的挑战与重塑,更会深刻影响当地就业市场。
当下,可以让司机暂时松口气的消息是,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其完整替代出租车司机仍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
在长江网武汉市民留言板上,有关于“萝卜快跑”的留言,目前已超过300条。多条留言显示,萝卜快跑Robotaxi在道路上运营期间,出现车辆在绿灯状态下停滞不前、红灯时冲入路口中央、转弯时卡顿不动等情况,并引发交通拥堵现象,对市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Robotaxi要替代出租车司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技术进步。比如在技术层面,实时感知与决策能力需提升,尤其在复杂天气和光照条件下,需增强对预行为和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确保多模态融合感知的精准度。还需建立完善冗余设计和故障检测机制,确保乘客安全。
此外,法律与监管框架尚待完善,公众信任也需逐步建立。基础设施方面,智能交通系统、高精度地图等配套设施需加速建设,以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