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2:43:02来源:新媒体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暑假来临,未成年人有了大把闲暇时间,但在实践中,这大好时光却几乎被手机的“小屏幕”填满,即使短暂地放下手机,心里却还是放不下“小屏幕”里的“花花世界”。
对此,受访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大力推出优质儿童文艺娱乐项目正逢其时,也应该成为有关部门和行业亟须重视的课题。儿童文艺娱乐作品是孩童在人生最初阶段接触到的文艺作品,这关乎着孩子的审美趣味养成,还关乎孩子的“三观”塑造。儿童文艺绝非只做“好玩”甚至“低级趣味”,应当以赤诚之心对待儿童,创造出真正抵达儿童内心的作品。
专为儿童设计“剧本杀”
穿着红色的古装、戴着漂亮的小帽子、腰上挂着金黄色的绸带,一群孩子在穿着蓝色古装的老师的带领下,穿梭于青砖白墙间、上下于褐色木梯里、徘徊于古色古香的巷子中,孩子们发出朗朗的笑声……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悦河马家庭桌游剧本馆见到的玩剧秀“锦衣寻玺”场景。
这是一场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沉浸式互动观影剧秀,包含户外活动情节,属于“剧本杀”游戏的升级版。
“准确地说,我们做的不是剧本杀,其实是剧本游戏。”在负责人张笑含看来,兴趣是第一驱动力,成年人的剧本杀中有很多环节不适合未成年人参与,他们的剧本游戏没有“杀人”的环节,会在游戏最后有简单的复盘,或者说一些冷知识的提供,促进未成年人主动学习。
对此,不少在现场等待孩子的家长表示认同,“其实我能理解为啥未成年人喜欢玩剧本杀,因为新奇、刺激,但年纪太小的真不合适,一来阅读不畅也玩不太明白,影响大家的体验感,二来恐怖、暴力等元素太多,容易吓着小朋友。”曾目睹小学生参与成人版剧本杀而被其中恐怖元素吓哭的北京家长刘凯说。
记者发现,融易新媒体,北京不少剧本杀店开始提供儿童专场服务,甚至还有多家剧本杀店主打儿童或亲子消费。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大量未成年人选择剧本杀,是他们新的文化需求,也是未成年人社交娱乐的一种新的活动形式。
在专门为青少年创作的儿童“剧本游戏”中,不仅将关注点放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更将树立正确“三观”放在了重要位置。
“剧院遛娃”成家庭新时尚
正值暑假,舞台艺术市场持续火热,“剧院遛娃”也成为新时尚。
这个暑假,神话故事、现实题材、古典文化、科技奇幻,多样题材应有尽有;舞剧、音乐剧、话剧,不同艺术形式好戏连台。比如,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相关方联合打造的“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剧目《新安旅行团》、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授权并指导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创排完成的西藏首部儿童剧《特殊作业》,两部作品用儿童视角解读英雄人物和家庭亲情,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北京某小学担任多年班主任的宋老师看来,儿童影视作品是为儿童培根铸魂的重要园地,是孩子们放飞天性寻获真理的精神场所。这就更需要创作者坚守“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儿童主位的视角表现他们的生活,从而让孩子们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体悟艺术与生活之美。
“比如,我曾带孩子看过一部关于棒球少年的电影。主创们用影像见证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通过学习棒球改变命运,获得生存的能力与尊严。给孩子们传达了人在面对逆境时不低头、不气馁的坚韧意志和向上向善的态度。”作为家有冰球少年的北京市民王凯来说,“这部电影让我的孩子训练更有激情,面对困难更加勇往直前。可能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当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对儿童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加深,很多家长都将欣赏舞台艺术作品作为对孩子进行美育启蒙,提升儿童欣赏、认知、社交和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建城表示,不少剧目能够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与剧情或舞台互动有机结合,让孩子通过观剧感受文化氛围或了解学科知识,获得教益,这也是现今许多创作机构努力的方向。比如儿童剧《敦煌奇妙夜》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一次成功实践。作品以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和丝绸文化为主题,将敦煌元素融入布景、音乐和角色造型,让孩子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儿童科普激发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