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0:51:02来源:新媒体
7月11日,头伏当夜,大雨下了半宿,第二天又是一个阴天。这场覆盖华北大部分地区的大雨,让夏天的高温短暂退去。
降雨为农作物生长带来了更充沛的水分,华北平原上,高大、茁壮的玉米进入了孕穗的关键时刻,一年的丰收在望。
很少有人知道,在华北北部,茫茫燕山山脉中,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高温和干旱,那里的许多玉米长得还不到小腿高。
和广袤的华北平原相比,北部山区的农田面积并不大,以山坡旱地生产为主的雨养农业,产量也不算高。
但对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来说,这场从春季到夏季的高温,影响着他们一整年的收入。这一季,格外的漫长。
漫长的旱季
7月9日上午,太阳照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几名留守妇女站在河北省滦平县云盘山村村口,无奈地望着村外农田里稀稀拉拉的玉米苗。从春季下种开始,一直到入伏前,近三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这场华北北部的高温干旱,从春天延续至今,其实早有征兆。应急管理部、国家气象局等多部门对2023年5月全国自然灾害情况分析中显示,“5月份,西南大部、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土壤中度以上缺墒。”
对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过于漫长的旱季,让靠天吃饭的旱地农业遭遇了严峻的考验。在云盘山村里,人们房前屋后种植的玉米、蔬菜,还保持着正常长势,这得益于村民们不间断地浇灌。
但山坡上很难引水浇灌土地。尽管他们的土地距离滦河不远,但旱地中缺少引水灌溉设施,而且旱季的河水也在缩减,大量农田依然要依靠自然降水。
中午时分,记者在村外的一处坡地上看到,这里的玉米远比村庄里灌溉过的低矮,最高的不过半米,大部分只有二三十厘米,“往年这个时候,玉米应该一人多高了,地里早就进不去人了,今年不行。”一位村民说。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旱的情况。”在隆化县小黄旗村,60多岁的陈文远说,“记忆中,没遇到过这么热、这么旱的年景。”
陈文远家里有九亩地,都是旱地,全部种了玉米,而雨水是否能够及时到来,关系着今年能不能有收成,“前些天报了好几次下雨,结果我们村里都没下,如果能早点下雨,应该能多收一点。”
消失的深绿色
从北京往北,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连接处,燕山起伏不定,高山丘陵伴随着盆地谷地,是燕山主要的农耕区。这里的春季往往干旱少雨,夏季则雨水丰沛,气候凉爽,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有利的条件,是典型的山区雨养农业。
在承德隆化县碾子沟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当地玉米大多在春末夏初的谷雨前后播种,一直到九十月份收获,大部分时间都处在雨季,纯粹依靠自然降水的旱地上,玉米产量最高能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低的时候也有八九百斤。
玉米是相对耐旱的作物,但2023年春夏之间的这场干旱和高温,持续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在滦平县云盘山村,一位村民走进干枯的农田,但没过多久,就扭头离开了。她家里种着二十多亩旱地玉米,高温干旱之下,一块地里只有零星的玉米苗,甚至连草都不怎么长,而往年,这时候她已经锄了很多遍草。
在河北丰宁县凤山镇东头营村外,沿着隆凤线一带,一路连绵的丘陵山坡,从高处俯瞰,同样是一片黄绿色。一层层的梯田上,黄色的土壤中,混杂着不显眼的浅绿,这本不该是盛夏的颜色。
7月初,中国农科院玉米产业专家团副团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从锋在承德市丰宁、围场及隆化等地进行生产调研时发现,部分旱作玉米春播后降雨严重偏少,致使玉米发育迟缓、生育期推迟、植株相对弱小,对玉米正常生长和产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7月10日,下雨前夕,河北丰宁四间房村外,一条长长的峡谷地中,沙质土壤中,玉米普遍只有十厘米左右,更幼小的,仅仅有几片叶子露出地面。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今年流转了一百多亩地,租金、种子、肥料、农机等投入,大约有七八万元,眼看着都赔进去了。“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老天爷不下雨,谁也没有办法。”
种子、肥料等农资,一直在涨价,农民种地的成本正在不断提高。隆化县小黄旗村一位村民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子要100元左右,底肥要160元左右,整地80元左右,农药20元左右,此外还有追肥、收割等费用,如果只种自己的地,每亩地的成本在四五百元,如果租地种粮,还要再加上一二百元的租地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