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15:15:01来源:互联网
中新网丽水11月24日电(傅飞扬)“无国界语言”——摄影,如何沟通世界?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下,声声快门不断讲述光与影的故事,搭建起国际间人文与艺术的对话。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国际摄影界的桥梁纽带。11月,当地迎来了一批批因摄影结缘的朋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电梯楼道,摄影作品与摄影故事于电子屏幕上演,引起游人驻足观看;在涵盖世界各地城市元素的摄影展上,来自德国、俄罗斯、尼日利亚、中国等地的青年摄影爱好者用“蹩脚”的英语交流对作品的观感……
时间拨回1999年,丽水成为首个“中国摄影之乡”。自此,当地依托丰富的摄影资源举办多届摄影节,塑造了国际知名的城市摄影品牌。20余年间,因为摄影,时尚、开放的丽水之姿频频亮相全球。穿过高峰、透过云海,当地如何在镜头中对话世界?
中外摄影爱好者合影留念。 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镜头里的世界”
11月17日至21日,以“世界影像,丽水坐标”为主题的2022世界摄影大会(下称:世界摄影大会)在丽水举办,来自全球的摄影作品、摄影爱好者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相聚,摄影文化理念在不经意间交流碰撞。
对于本届世界摄影大会,因疫情等原因无法到场的智利摄影师Pablo Zuleta Zahr感到有些遗憾。
他成名于2015丽水摄影节评委会特别荣誉奖——《日常地图》联展,也被授予该届摄影节的“优秀艺术家”称号。随后,他开始环游世界,前往纽约、上海、莫斯科、东京、悉尼等地创作完成城市广场系列摄影作品。
“把自己在世界各个广场的摄影作品摆上丽水摄影节,让每一个世界摄影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国家的广场是我的心愿。虽然错过了最近几次摄影活动,但我已经报名参加2023年的丽水摄影节,举办个人展览。”Pablo Zuleta Zahr说。
正如Pablo Zuleta Zahr和丽水之间的缘分,因为国际化,摄影跨越了国界,亦跨越了文化。
2006年,融易新媒体,《联合国特刊》封面发表了一幅极具中国特色的摄影作品《坐在渔船上的渔家女》,由中国驻联合国官员刘水宝创作于丽水云和湖;2011年,丽水纪实摄影师六人联展《土地、岁月、人民》赴美国各地巡展,系该市纪实摄影群体首次在国外集体亮相……
眼下,丽水与世界摄影的全新故事正在上演。
作为世界摄影大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共收到来自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549个城市,510个摄影师及机构的7407件作品投稿,最终展出252位摄影师及机构拍摄的548件作品。据悉,该展览以形态多元的创作手法反映世界各国的城市景观、人文历史、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生态景观。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我最喜欢大自然和城市风光相融合的感觉,能在这里看到那么多奇妙、美丽的作品让我感到惊喜。”展览现场,来自俄罗斯的Oleksandr Logachov说。
“镜头里的交融”
摄影是世界共同的语言。从哈苏国际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到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世界摄影大会……都活跃着不同国家的不同“面孔”。
而摄影之所以能沟通世界,离不开它的本质特性——相较文字,其是对光影、色彩的捕捉,具有纯粹的视觉冲击力,无需被翻译,人们就能理解。
譬如2015年,首届意大利锡耶纳国际摄影奖把最高奖颁给了俄罗斯摄影师普罗辛·弗拉基米尔在丽水拍摄的作品《渔人泛舟》,该佳作演绎了东方美学中的“雾锁瓯江”。其中,“意大利的奖项”“俄罗斯的摄影师”“中国的素材”,跨越三个国家的“有趣搭配”,有力反映出摄影易理解、易跨界、易传播的特性。
通过一张张照片,有人传递心声、有人接收信息,镜头语言让素昧平生的人们得以“对话”。
“我的摄影作品会比较注重形式、色彩和后期制作。因为还是学生,这次请的模特也是朋友介绍的素人。”近日,在世界摄影大会的子活动之一——“青春集结,共创未来”摄影主题展览上,西安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研究专业研究生张燨方说。
张燨方告诉记者,有不少参观者在她的作品前驻足停留,部分摄影爱好者在得知她是作者后还一起交流拍摄心得,“我的作品风格相对小众,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开放、包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