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22:53:25来源:新媒体
香飘飘“讽日”开了糟糕的先例!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对网络情绪的挑战与机遇日益凸显,香飘飘奶茶公司的“讽日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这起事件无论是策划还是偶发,均展示了网络流量如何迅速转化为商业利益,融易新媒体消息,同时也暴露了随之而来的潜在风险。
事件的起因是香飘飘遭指“讽日”,这一行为迅速激发了大量国内消费者的关注,他们纷纷涌入直播间支持,使得香飘飘的日销售额从几千元猛增至上百万元。股市上,公司股价也因此而一飞冲天,达到涨停板。这种销量和股价的飙升,看似是对香飘飘的一大利好,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挑战。
这种借助网络情绪进行的营销是否真正有益?这一点值得商榷。流量虽快速带来了眼球和销售,但同样快速地流失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网络红利虽短暂甜美,却可能留下长期的风险。
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对香飘飘的做法表达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这种利用“员工个人行为”作为营销噱头的行为,不仅是在消费公众的爱国情绪,更是在误导公众,其本质与某些不实新闻制造的虚假事件无异。
香飘飘的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或许收获了流量和销量,但从长远看,它却为企业树立了一个不良的示范。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来获取市场,可能短期内有效,却对品牌的长期健康和公众信任构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