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4 18:30:03来源:文汇报
许多影厅重复上演相似一幕:《河边的错误》放映完毕,观众久久不起身,直到字幕走完、场灯亮起——终究是没有彩蛋给人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
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魏书钧导演、朱一龙主演,电影《河边的错误》近来成了热搜的常客。它的创作buff叠满:严肃文学作家余华如今是网络的宠儿,备受年轻人喜爱;张艺谋导演也动过改编念头,但终究是遭90后导演完成了;《河边的错误》是主演朱一龙在拿下金鸡奖后进组的第一部作品;影片在今年的戛纳入围“一种关注”单元,又在不久前的平遥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但真正让话题冲高的,是映后一拨拨观众对“答案”的追索。话题词“一千个人一亿个哈姆雷特”下,聚集了网友对电影各类脑洞大开的解读。而片方从一开始就亮出“没有答案”的宣发策略,更为网友纵情驰骋的观后感提供了无限空间。
目前,《河边的错误》上映两天,票房约8000万元,但网上关于故事内容探讨的声量远超同票房体量的影片,俨然一部“解读系”电影。不少观众看完电影就想去原著中寻找答案。当当网上,这本余华写在1987年的中篇冲上了小说飙升榜、热搜榜、畅销榜前排,作家余华、《河边的错误》与《活着》三个条目更是在当当的热搜小说榜分列第一、三、五位,已呈霸榜之势。
“没有答案”的《河边的错误》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不妨从余华、魏书钧、朱一龙这三位核心创作者身上寻找答案。
余华:“艺术家只能来自于无知,又回到无知之中”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适合改编成电影呢?余华脱口而出:“那些三流小说嘛。”话音刚落, 旁边的西川调侃他:“自己说完都忍不住乐了。”这是不久前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中的一幕。不夸张地说,作家余华是电影出圈的重要助力。此前,这位严肃文学作家凭借十足网感和亲和力,频出的金句和段子,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常客。他是短视频流量密码,更是广大网友心目中的“喜剧人”“文坛泥石流”“潦草小狗”,各种梗图全网纷飞。电影《河边的错误》启动宣发以来,他和主演朱一龙的互动不断引发热议,“见面三次,余华就带他回老家”“余华赞朱一龙为艺术家”等映后场面吸睛无数。《河边的错误》是余华写于1987年的中篇小说,于1988年发表在杂志《钟山》第一期。彼时27岁的余华在这部作品里,对“叙事空缺”、反侦探类型写作、荒诞现实描写等方面展开了文学意义上的探索。
在小说开头,融易新媒体消息,小镇的河边发现了一个老妇的头颅,刑警马哲反复到河边寻找真相。然而,侦查进行中,安静的小镇又接连有人死去,诗人、理发师、孩子……马哲一直将嫌疑人锁定为“疯子”,但精神病患无法遭定罪,马哲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最终他用一种荒诞又疯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疯子,了结了这串离奇死亡事件。小说在悬疑的外衣下探讨关于人性的永恒话题,作家不但不去回答“谁是凶手”“证据是什么”“动机何在”“犯罪过程怎样”等犯罪类型化的问题,而是刻意隐匿证据、模糊证词,设置众多扑朔迷离的出场人物干扰马哲和读者的追凶过程。原著中古怪又模糊的人物群像、无解的人性困境挣扎、正常人的癫狂化和扭曲化,加之冷暴力的叙事风格,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嘲讽意味的荒诞世界。小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改编后,电影的第一版英文名叫“only river knows”(只有河流知道),正式公映时改为“only river flows”(只有河流继续流淌),一个单词之差,切中余华的观点:“艺术家只能来自于无知,又回到无知之中。”
魏书钧:青年导演站在文学大师的肩膀上余华在早年采访里调侃,希望自己的版权一直卖,卖了之后对方不拍出来,五年之后版权到期于是可以接着卖。《河边的错误》就经历了这番操作。
随着影片公映,陈年往事遭重提。早年,张艺谋一度想改编《河边的错误》,他顾虑改编后的人物过于符号化,所以几乎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人物和情节都更实。对于张艺谋的创意,余华不置可否,但他向张艺谋推荐了当时自己尚未正式出版的小说《活着》。除了张艺谋,过去的20多年里,改编过铁凝小说《红衣少女》的导演陆小雅也曾购买过小说版权,同样没有成片。命运轮到魏书钧上场了。这位90后导演在读了几遍小说之后,发现这个故事有戏仿的基因在,所以他决定不把重点放在凶手是否疯子这件事情上,“小说中压在整个故事上的不一定性,一方面为电影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使其能够对文本进行第二次解释,它可以遭解读为一个寓言,一个对命运之神秘的反思;另一方面,小说里文学性的表述,让它不能在影像上进行直接的转移,更多的是需要从内部出发,从感受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