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22:34:01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作为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近日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此次两会他带来的建议:希望国家支持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若干个大科学装置。
“我们常说一句话,要想玩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大科学装置能给科学家提供科技创新、探索未知、创造未来、展示才能的舞台。”薛其坤认为,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以及未来产业建设的需要,大科学装置在深圳落地将是全国其它地方大科学装置的有力补充。同时他也希望将大科学装置作为面向全世界科学家的科研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与合作。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一直以来被视为教书育人的经典名句。而迈入全球科技竞赛的新时代,代表着先进科研配置的“大楼”重要性越发凸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被科学家们视为“国之重器”。
薛其坤希望借助大科学装置发展顶尖科技,通过大师和“大楼”培养高水平人才,“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我们得出这样的规律: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往往聚集了世界最高水平的人才,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接受媒体采访。本文图片均由南方科技大学提供
在大学里,薛其坤承担着双重身份: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还谈到了对大湾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评价、大学排名、人工智能等的看法,“大湾区的高校各有特色、协同发展,合奏一首‘好曲’”“优秀科学家回国发展,说明我们国家创造最好条件吸引人才”“要让优秀科研人才‘安家乐业’,实现梦想”“衡量基础研究,不能像数产品一样看数量”“对于ChatGPT等人工智能,要制定政策规范使用”。
“大湾区高校协同发展,合奏一首‘好曲’”
不管是“硬联通”还是“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正在加速。不仅越来越多香港高校进驻大湾区,就连内地的顶尖大学也纷纷在此建立研究院、分校且越发强劲。
薛其坤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聚集的高校越多,高校之间各有特色、协同发展,形成的高等教育氛围越好,越能真正发挥集聚效应,“人气对于大学来说也很重要,我们哆来咪发唆拉西都有了,就可以合奏出一首优美的音乐”。
他透露,深圳和香港最近在谈论从通关等方面提供特殊通道以方便科研人员往来,“有了这种通道以后,我们就可以亲密如同‘一家人’,把粤港澳真正合成大湾区这个词。”
备受关注的大湾区大学也正处于筹建阶段,拟于2023年9月开学,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根据联合培养协议,大湾区大学(筹)从2022年起依托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从教育的链条来看,研究型大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最重要、最关键的收尾端。”薛其坤认为,如果想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首先学校的教育发展必须要达到高水平,因此需要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对未来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意义。
在南科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师生文艺演出中,薛其坤等五名中科院院士与师生代表齐唱《共和国之恋》。
“让优秀科研人才‘安家乐业’”
作为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
南方科技大学
学校建立之初,南科大采取了比较灵活的长聘、准聘制度,为青年教师匹配独立的实验室,以及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同样的研究生资源和科研经费,为他们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提供舞台,因此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年轻学者。
现代高科技研究,需要强大的资源保障,强有力的实验室和经费支持必不可少。薛其坤说,实验室对于科研者来说是一个“家”,要保障他们的需求,才能做到“安家乐业”。
同时,对于大科学家的加盟,南科大还采取了团队式的引进模式,“这种机制有‘蓄水池’作用,既能让年轻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也为年长一点的科学家提供了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平台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