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14:10:01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1月17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对外公布,全国政协界别设置调整的具体情况也一并披露,并引发关注。
此次全国政协界别设置调整包括增设“环境资源”界别,并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两个界别合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提名情况和建议名单,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作说明时介绍,人选建议名单具有广泛代表性,“其中,融易新媒体,也有一定数量的环境资源领域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以适应全国政协界别设置调整需要。”
在我国,政协的界别是参加政协的各个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形式,也是政协会议的基本组织形式。从初衷来看,为体现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性,界别被视为民主渠道,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
《人民政协报政》2012年3月曾刊文《政协界别设置也应与时俱进》介绍,政协成立以来,界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
1954年,全国政协设立了具有特定历史印记的“合作社”界别。1978年,合作社界别被取消,增加了体育界别。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增加了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和港澳同胞界别。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将原来的“港澳同胞界”分为“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而由于改革开放的背景,第八届全国政协还增设了经济界别。
自1993年第八届全国政协界别调整为34个,界别总数便再也没有增加,仅有个别界别名称上略有调整。其中,九届全国政协对5个界别更名,“对外友好团体”改为“对外友好界”,“社会救济福利团体”改为“社会福利界”,“少数民族”改为“少数民族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分别改为“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十届全国政协对两个界别更名,“农林界”改为“农业界”,“社会福利界”改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界别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和组织属性的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社会性。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提出,“在条件成熟时对政协界别适当进行调整”。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要“优化界别设置,增强界别代表性,更好反映各界各方面愿望诉求”。